王安家族败于接班比肩IBM终成过去

频道:理财技巧 日期: 浏览:0

王安家族:败于接班 比肩IBM终成过去

王安家族:败于接班 比肩IBM终成过去 MBAChina   【MBAChina网讯】华人财富家族经历的衰败,原因各不相同。正为接班传承焦虑的国内企业家,或可从王安电脑的破产中借鉴一二。如果当初王安选择更懂市场的职业经理人接任企业管理权,儿女接掌股权,其企业和家族的结局可能都要改写。

王安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一度让IBM畏惧。王安也一度成为美国第五大富豪。不过,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王安并没有像美国人那样,而是典型的传统中国人思维,他选择了儿子王烈接班。

因为父子的刚愎自用和自我封闭,当初跟随王安创业的元老纷纷离去,元气大伤。王烈则无法重组精干的管理团队。雪上加霜的是,王烈能力平平,执掌企业后失误频频,由他带领的王安电脑公司一败涂地。仅仅接班一两年,王安电脑迅速进入巨亏状态。1989年9月,病危之中的王安,不得不亲自宣布王烈辞职,另请高明。1990年王安去世后,王安电脑申请破产保护。

败于接班 比肩IBM终成过去

1989年8月4日,王安电脑公司各负责人齐聚创始人王安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市的家中。他们在等待王安作出一个大决定。

年届七十的王安拖着深受癌症折磨的身体痛苦地宣布:撤换儿子王烈董事长职务,外聘人才担任。

王安电脑公司家族企业梦碎二代。宣布完这个决定半年后,王安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去世。两年后,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就在1986年,王安刚刚认命自己的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他是我的儿子,他能够胜任。”王安不顾公司董事和高管的反对,他要把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牢牢掌控在家族手里。

这位到美国闯天下的华人企业家,一度打造出能与IBM这样的行业巨头分庭抗争的电脑公司,并执掌大权近40年。在鼎盛时期,他的电脑公司年收入达30亿美元,员工达3万多人,他本人也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美国第五大富豪。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公司没有陨落,世界上可能就没有今日的微软公司,“我可能就在某个地方成了一位数学家,或一位律师。”

然而,由于王安独裁式的治理,不主动接受变革,接班人选择失误,王安公司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有人评价他的公司,不像现代企业,而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他是父亲,他知道一切,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

办公室革命的引领者

王安的事业,在美国波士顿一间实验室里起步。这间实验室也就是后来王安电脑公司早期的办公室。

在这里,王安和他的工作团队研制出了卡片辨认机、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等。1960年代,王安电脑公司一款新式的对数计算器问世,甫一投产,整个公司当年的计算器销售额就达到上一年度的8倍,王安公司的股票也于那一年上市。以每股12.5美元的股价上市竟以每股40.5美元收盘,几乎是在一日之间,王安家族成为了拥有账面财富达5000万美元的富豪。

1975年,王安公司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编辑、检索功能的文字处理机。这款文字处理机可在屏幕上直接显示文字,用键盘快速修改文稿,这使得当时美国坐办公室的文员们得到了一次大解放。过去,他们被束缚在数十年未更新、价值仅几百美元的打字机前,工作任务繁重却效率低下,时常叫苦不迭。

这款文字处理机从白宫到企业、到机构办公室广受欢迎,几乎引发了一场办公室革命。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当时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IBM掌门人小托马斯·沃森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大声斥责身边的人,“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说罢当场昏了过去。

王安没有想到,在他的电脑公司日益壮大的同时,一场行业内的新变革正在兴起,个人电脑正在成为行业的新趋势。

1979年,王安电脑公司副总裁盖利诺向王安建议研制个人电脑,王安却不屑地一笑:“搞个人电脑,闻所未闻的荒唐事!”

这一势头却被IBM等王安的竞争对手们迎头赶上了。IBM不仅在PC上投入大量研发,而且开放相应的技术标准,使大量的PC兼容机厂商蓬勃兴起。这些PC兼容机厂商事实上与IBM形成了一个有力的联合体,不仅刺激了自身研发出能与IBMPC兼容的应用软件,而且很好地促进了IBMPC的销售。

1980年代全美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1985年,计算机行业的年增长率为20%,到1989年却降至5%。彼时,在行业引领和个体选择的双重作用下,客户们的兴趣已完全转移至个人电脑了,王安公司的文字处理机几近要被挤出市场。

王安不得已开始研发个人电脑,并于几周后问世。然而,王安公司的个人电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与IBM软件兼容。

是转而开发与IBM兼容的开放型个人电脑,还是继续研制自己系列的个人电脑以及相应软件,王安选择了后者。这位自信的领导者坚信,公司向来以个人产品站稳市场,更关键的是,客户一旦购买了你的硬件,就必须购买你的软件,这应该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

三年后,IBMPC已可以运行100多种软件,王安的个人电脑却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软件可与之运行。

当时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王安公司:“他们失败于没有接受开放系统,而他们一旦开始着手,又落后太多。”果不其然,当王安公司决定生产与IBM相匹配的个人电脑时,IBMPC标准已成为了事实上整个行业的工业标准。

1984年2月间,王安曾在美国各大商业报纸上连续多期登载一则自己公司的广告:“请让我们试一试,我们就会在阁下的订单上把IBM一风吹走!”到1990年代,人们却再也听不到王安公司要赶超IBM的豪言壮语了。

被复苏的东方传统文化因子

使王安作出“不与IBMPC兼容”这一公司运营策略的背后,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也与王安早年的经历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家国观念和对威权的崇拜。这在王安身上突出表现在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观念和独裁式的公司治理。

王安出生于1920年,祖籍江苏昆山,生于上海,少年时期在家乡昆山度过。16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数年。从王安早年的照片来看,青年时期的王安略带羞涩,眉宇昂扬。这位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年轻人少年得志,举手投足间透着股自信。1945年,他作为中国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被派往美国深造,同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有一件事强烈地刺激了他的自尊心。初入异国他乡,王安血液中的东方传统文化因子,似乎是从那一刻起被复苏。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王安想去IBM找一份实习工作。面试官在得知自己的华人身份后,轻蔑地说:“IBM是美国一流的企业,我们搞的是高科技,我看你,还是到哪个汽车修理厂去碰碰运气吧!”

这番话让王安感到受了侮辱,也驱动了他要在美国的土地上成立自己的电脑公司的梦想。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王安发明了“磁芯存储器”。他将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后又将专利转让,终于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王安成立了自己的电脑公司。公司的名字很特别,英文是wang laboratories,直译成中文叫“王安实验室”—他用自己的中文名字为这家位于美国的公司命名。王安在1980年代写过一本自传,他这样解释公司名字的由来:“我之所以利用我的姓名作为公司的名称,一方面是由于在那时我的期望是,我就是公司,告诉人们这是独家经营的。”

在王安独裁式的强人统治下,他的电脑公司发明创新不断。鼎盛时期,王安麾下人才济济,有被称为“三剑客”的考布劳、斯加尔、考尔科,他们的研发创造为公司带来几十亿美元利润。后来成为思科CEO的钱伯斯当时也在王安公司任职,却只是一名地区公司的负责人。

1986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王安,邓握着王安的手赞赏地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王安公司从那一年起却由盛转衰。然而,就在王安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后,仍有很多中国人善意地关注着王安公司的动向,期待它东山再起。

“家族”治理的企业

在公司治理方式上,王安的思维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因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经营公司的能力。”在谈及公司未来管理方式时,王安如是说。

身处日新月异的美国电子行业,王安没有接受“专家集团控制,聘用优才管理”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而是要延续传统的中国家庭管理方式。

1980年代初,王安长子王烈被王安指定为公司的继承人,这使得王安家族外唯一有可能影响王安决策的员工卡宁汉不得不“让位”离开。当时很多人认为,卡宁汉是能够引导王安公司迈进21世纪的最佳人选。但他不是王安家族的成员。

卡宁汉离开公司后,王安麾下又有一大批人才流失。“三剑客”之一的考布劳在离任前,与王烈的矛盾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当时考布劳想做一个新项目,王烈却把该项目计划交给三个不同的研发小组来完成,而不是由一个部门负责到底。考布劳气愤难当,决定辞职。

王安在批准考布劳辞职的同时,要求考布劳最后一次参加公司的全体会。开会当天,考布劳指着王烈激动地说:“是你把事情都给弄糟了,你不是当总经理的合适人选,你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策,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么”考布劳辞职后,“三剑客”中的其余两位也于三年内离开了王安公司。

正如考布劳所说,王烈并不是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甚至不是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王烈在出任总裁三年前曾宣布推出十余种产品,后来却无一兑现。

1986年,王烈执掌公司。这位公司的第二任总裁同他父亲一样,身上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他从来不在公众面前反对他的父亲,即使他的父亲作出了错误决策,固守公司发展既有路线,看不清行业发展态势。

王烈出任总裁后仅一年多时间,王安电脑公司财务急剧恶化,亏损额达4.24亿美元。三年内,公司股票下跌了90%。王安不得不抱病复出,主持大局。他作出了一生中最为痛苦的决定,亲自宣布免去儿子董事长的职务。

这位曾经创造了东方企业神话的老人试图为挽救自己的公司作最后的努力。他外聘有拯救濒危公司成功记录的前GE总裁爱德华·米勒为公司第三任总裁。

米勒在处理债务方面很有经验,他的到来有效减少了王安公司的债务总额,并使公司股价有所回升。

但后来的发展证明,这只是回光返照。米勒并没有使王安公司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推出新产品—他根本不了解电脑这个行业。

王安电脑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王安电脑连同它创始人的名字越来越销声匿迹。今天,当人们大谈特谈中国电脑业务走向国际时,已很少有人记得,二十多年前,一位叫王安的华人在美国领土上曾缔造出一家可以问鼎全球的电脑公司。

更多财经资讯推荐:

《商院案例:中国企业不擅长引爆用户的能量》

《不要总想着颠覆 应提倡合作》

《商院关注:成功人士永远不会说的9句话》

欲了解更多管理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cjxw/

每月收益

股市高抛低吸

招商股市开户

股市量化模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