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层打新倒计时!公私募三大策略迎战
7月1日,首批获准发行的两家新三板公司颖泰生物和艾融软件,将迎来“打新时刻”,而这也是精选层市场正式与机构投资者接触的开始。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首批已经完成募集的5只新三板精选层基金,正在密切关注精选层的打新事宜。 此外,有部分未能成立该类产品的基金也在加紧筹备。
新三板精选层基金在投资形式上,分为了战略配售认购、新股打新和二级市场买入三种方式,其中,参与战略配售和打新股成为了公募目前关注的重点。
记者获悉,目前,公私募机构针对精选层的投资逻辑主要分为价值成长、估值套利和押注转板三大类。
富国重兵战配
虽然现在精选层的打新还没开始,但是一些公募机构投资部门已经开始了投资决策。
例如,据颖泰生物和艾融软件在此前公告称,两家公司均拿出一部分新股,作为战略配售额度进行发行,而富国基金进入了这两家公司的战略配售认购投资者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颖泰生物和艾融软件是目前已公布询价进度的7家公司中,仅有的两家选择战略配售方式发行的公司。
据公告显示,富国基金对上述两公司的认购金额各为3000万元,合计为6000万元。
富国基金的首支可投资新三板公募产品的总规模为15亿,而可用于投向精选层公司的比例上限为20%,即仅为3亿元。
这意味着,上述两笔战略配售认购用去富国在精选层投资额度的20%。
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在上述两家公司的询价还未确定前,富国基金就以战略配售的方式参与投资,可谓相当积极。“通常IPO打新的过程是先进行询价,然后价格合适后再进行申购,但是目前从颖泰生物和艾融软件两家公司的情况来看,无论价格怎样富国的这只产品都要进来,而且还要参与长达6个月的锁定”。一位公募机构产品人士表示。
有投资人士指出,公募基金以战略配售的方式重兵参与,对于自身的确存在挑战。“实际上参与战略配售,对公募基金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的,因为它更像是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一方面所认购的标的需要承担一定的锁定期风险,也就是以丧失流动性为代价,另一方面必须要从长期的角度看好公司具有成长性。”北京一家PE机构投资经理称。
不过也有公募投研人士表示,战略配售、打新等投资方式或许将成为公募机构初期进入该市场成本更低的一种选择。“目前来看,一些精选层个股,有一些标的成长性不错,但是在停牌申报精选层小IPO之前,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经相对比较高了。”北京一家公募关注精选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表示,“但是如果通过打新或者战略配售的方式,就能够在发行阶段取得一定的折扣,降低持仓的成本。甚至拿到比当前市价更低的价格。”
也有投研人士表示,不妨先行观望,待精选层新股进入稳定阶段再于二级市场进行投资。“我们目前的考虑还是观望,希望能够等到二级市场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再进行投资。”上海一家尝试参与投资精选层的公募基金经理称,之所以选择观望,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来部分精选从股票在停牌之前,估值已经比较高了,有的已经达到了四五十倍甚至更高的一个水平,所以在新股上市后,估值是否会出现回调,需要观察。”该基金经理表示,“二来精选仓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持公募这样体量较大的产品来去自如,也需要等待市场观察,而且就算想要一上来就建仓,可打新是根据比例配售的,真正能拿到的额度也不多,最后还是需要靠二级市场来投。”
“摩拳”三类策略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多方了解,对于行将进入打新的精选层市场,不同公私募机构也在建立不同的策略逻辑,而相关策略主要也分为三种。
第一大类是以成长型的龙头公司为主,该策略主要基于价值投资押注,有成长潜力的精选层公司,也是多数公募基金试图采用的方法。
上述北京地区关注新三板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表示:“其实并不用刻意区分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或者精选层,只要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或者公司位于一个比较好的赛道,那么就具有投资的价值。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享有应该是一个长期上涨的过程。”
第二类策略则以估值套利为方式。即A股中的同类或同行业公司已经具有较高估值,而建仓标的在精选层估值仍然具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事实上,多数精选层标的的估值相比科创板等市场仍然相对较低。“目前许多精选层公司在创新层停牌前,大部分的估值大概在20倍到30倍这样一个水平,当然也有少数估值达到了四五十倍,但和A股的一些成长型企业相比,这个估值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上海地区一位关注精选层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而且A股的成长股也在不断地上涨,所以不同市场间估值的差异留给了机构投资者一个套利的机会。”
第三类策略则押注更长周期的转板逻辑,采用该类策略的机构会押注部分具有较强转板预期的精选层标的,并有望在流动性更好的沪深市场进行退出。“其实转板的逻辑和估值套利的逻辑具有相似性。”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因为转板实际上就达到了从一个低估值板块向高估值板块流动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精选层的投资设限门槛是100万,仍然高于A股市场,所以它的流动性能否进一步下移不上驱动,存在不确定性的。”该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但是转板制度补平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精选层的公司是可以通过转板机制来跨越市场,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不过如果基于这个逻辑,那么有一些公司是需要警惕的,比如中长期难以符合分拆上市要求的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有的这类公司质地其实还不错,但如果采用转板策略,就不太适合去投资这一类公司。”该私募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http://www.jingxigui.com/n/80069.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