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吹大新能源泡沫
谁在吹大新能源泡沫 MBAChina 刘旭的好日子暂时到了头。
“青海、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我一个市一个县地跑。我每天都是一嘴黄沙呀!”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的刘旭说这话时,眼前仿佛浮现出金融危机之前的“盛景”:2008年下半年之前的近两年内,他的行程一直绕着欧洲各国跑,但因为金融海啸的冲击,国际市场几乎停滞,他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国内“觅食”。
刘旭是国内一家著名光伏企业的销售总监。由于经济危机,他们公司的订单2009年一下子没了多一半。而国内还在不断扩产,各类企业投资多晶硅和电池板组件生产的热情不减,刘旭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9年3月,敦煌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之后,闲了一阵子的刘旭又开始上足了发条,总往西部城市跑:“敦煌项目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标志,所有的企业都先急着把地圈下来,跟当年的风电启动时一样。跟大型国有电力集团联合,与各个地方政府谈合作,我们已经签了不少的光伏电站项目了。”
即便刘旭签下的不少单子看起来并无多少利润可言。
杀价:赔本也要先圈地
在敦煌项目中,各个企业也采用了类似手段,比如过高估算太阳能资源,把投资回报算得最低,不考虑运营成本及其他配套成本,不记银行*利息,“甚至有的企业采用的电池板是积压货,给欧洲供货时挑剩下的板子,所以价格可以做到更低。”
“0.69元!”
主持人念出这个数字时,全场顿时哗然。
“想到会打价格战,没想到会打到这种程度,又在重演当年风电闹剧。”一位现场的投标企业说,之前报出的1.09元/度、1.16元/度等低价已经打破了自己的心理底线,而0.69元会给行业带来连锁反应,“以这个价格做会赔很多”。
这是发生在2009年3月22日敦煌光伏发电项目商务标开标现场的真实一幕。作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招标的光伏电站项目,全行业“血拼”本来不足为奇,单就3月20日的标书销售就有50多家企业齐聚北京。这些企业的名头都不小,既包括五大国有电力集团,也包括不断制造财富神话的尚德、赛维等光伏上游厂商,还有一些规模稍小的民营企业主动亮起“白旗”,但不忘在现场多看看热闹。
3月22日,递上标书的18家企业开始了贴身“肉搏”。按照此前发改委的文件,这次招标规定价格最低者中标。一年前发改委曾批过两个很小规模的试验电厂,电价为4元/度。但因为敦煌项目作为国内第一个特许经营招标的“战略意义”,2009年1月标书开卖后,就不断有企业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价格战会打得很惨”。#p#分页标题#e#
果不其然,最终进入商务标阶段的13家企业中,国投电力在最后几分钟才交上标书,“0.69元”也成为了最后一个被公布的价格。
这简直就是第一个风电招标的“翻版”。
2003年,华睿投资集团在风电领域投下一枚炸弹。在当时第一个风电特许经营招标项目中,华睿报出了0.39元/度的低价,而其他投标公司的报价均在0.6~0.7元/度之间,所以华睿的低价被指为极不合理,打掉了产业的正常利润,也引起业界的恐慌。发改委宣布华睿中标,并将华睿的中标价格调高至0.436元。
“为降低投标电价,这些企业通常在财务模型上算得过于理想,比如过高评估风能资源和稳定性,过高估计发电量,低估设备价格、风电机组基础成本和削减运行维护费等。”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在敦煌项目中,各个企业也采用了类似手段,比如过高估算太阳能资源,把投资回报算得最低,不考虑运营成本及其他配套成本,不记银行*利息,“甚至有的企业采用的电池板是积压货,给欧洲供货时挑剩下的板子,所以价格可以做到更低。”
参与竞争投标多是示范性、广告性的。一方面因为上游生产制造过剩,供货商把价格压到很低,另一方面投标方不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从广告传播和政治效益出发。一个小小的招标,可以看到产业过热的趋势,也可以看到参与厂商不成熟的心态。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s38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