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近日,一场农机装备推广演示会在新疆昌吉州农业园区天润丰佳苑农场举行。短短一小时,一台联合作业机就清除了20多亩地的棉花秆和深度8厘米以内的地膜,留下一片平整的土地。日前,松溪县企业自主研发的棉秆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被列入省科技厅和新疆科技厅的科技援疆合作协议。把福建大型农机装备推广到新疆,支持当地农业发展,这在福建省是第一次。
棉秆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由福建松溪县永顺机械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看着自己团队的研发成果在新疆启动,永顺机械董事长张培坤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永顺机械与新疆棉花结缘,属机缘巧合。2017年8月,张培坤受省科技厅邀请,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全国技术援疆会议。到新疆实地考察棉花种植的机械化现状,他意外发现,在全国棉花产业都在萎缩的大环境下,新疆的棉花种植业却在蓬勃发展。然而,拔除棉秆和清理地膜一体化问题也在困扰着当地农技人员。这让搞了20多年农机研究的张培坤看到商机。
“我们选择自主研发这个机械基于两个原因。”张培坤说,“一是新疆棉花产业市场巨大,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帮助农民降本增效,致富奔小康;二是当地政府对农业扶贫有许多优惠政策,也可带动企业走进新的发展领域。”
当天,参加演示会的有来自昌吉州6个县的农业局一把手、农机站站长以及当地的农场主和棉农代表。联合作业机的效率和作业效果,让大家眼前一亮。“这对新疆棉花生产和发展将是一次革命。”新疆昌吉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文勇说,以前,棉农在棉花采摘后,还要花大力气来灭茬和回收残膜,不仅耗时长,而且残膜回收率低,致使土壤残膜越来越多,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想办法,棉花种子的发芽率会越来越低,长势也会越来越差,最终无法再种植。解决棉秆拔除与残膜回收的问题,一直是新疆许多种棉大户的期盼。同时,对新疆棉花种植业和以棉花秆为原料的下游产业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也能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新疆昌吉州国家高新区逐步建立4S服务点、组装车间、分厂,相信我们的新型农机装备将给新疆的棉花生产带来新的动力。”张培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