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员工认购:尴尬的现实
基金公司员工认购:尴尬的现实 更新时间:2010-7-5 0:05:29 截至2010年6月30日,上半年共计成立了国内市场基金53只、QDII基金7只,其中,大部分基金有各自公司的员工参与了认购,国内市场基金有41只、QDII有6只。 有13只新基金没有公布员工认购的信息,其中有2个公司写明了没有员工认购;有4只基金涉及到较为敏感场内交易,因此员工没有认购。个人认为,这不应该作为员工没有认购的充分理由,因为大家认购的是基金,不是股票,基金持有的是股票的组合,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更何况通过场内方式投资基金有时间、费用方面的便利。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基金本期的总成立规模为1031.15亿元,员工认购总量为0.5853亿元,占比为0.0568%。表一、表二给出了员工总认购量最高的前10只基金和占比前10名的基金,在这些公司里,由于种种原因,员工认购的比较多。同时,有五家基金公司,员工对于新基金的认购总量不足万元。认购总量较大的公司,存在硬性要求认购的情况可能比较多;反之则可能是没有硬性要求。 本期,属于内资公司的新基金有16只,平均每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总量为225.85万元。属于合资公司的新基金有25只,平均每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总量为89.58万元。内资基金公司明显超出合资基金公司很多。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内资基金公司在管理方面要求的更严,却被指责为不够人性化;合资基金公司在这个方面要求不高,被认为是员工对于自己的新产品信心不足。 QDII部分 6只QDII的总成立规模为35.92亿元,员工认购量为0.13亿元,占比为0.3677%。QDII的员工认购占比较国内市场基金高出很多,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基金公司的员工显着看好海外市场,而是因为本期QDII新产品的成立规模普遍小于国内市场基金。本期新成立的QDII有7只,总规模为35.93亿元,每只新基金的成立规模都没有超过6亿元。正是因为成立规模小,即分母小,才产生了较高的员工认购占比数字。 从内资、合资基金公司的对比来看,合资公司本期成立的3只QDII,每只新基金的平均员工认购总量是44.94万元。内资基金公司也新成立了3只新QDII,员工平均认购总量为395.56万元,还是高于合资基金公司很多。从常理上讲,合资基金公司在此方面本该比内资基金公司更有优势,但现在的情况是:合资基金公司的人可能同样对于自己的新产品信心不足。 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参看表三,国泰和汇添富这两家公司公布了旗下三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户数情况,其中汇添富本期发行的两只基金都披露了认购户数。这两家公司的做法值得其它公司学习。 基金公司员工在新基金方面的认购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公司员工对于新产品的认可态度。如果是零认购,则基本上可以表明该公司的员工不看好该基金。因为每一只新基金的推出,表明了相关公司对于市场的态度、对于产品的态度,这一切,都最为充分地表现在新基金发行期间的一系列宣传文章上。至于没有资金去做投资,则更是说不通,因为从产品设计到发行,前后数个月,对于高收入的基金行业来说,现金流一向很充裕。 表三:三只值得特别关注的新基金 基金名称 公司性质 员工认购量 认购户数 人均认购额 国泰纳斯达克100 内资 4,753,957.61 133 35,744.04 汇添富亚洲澳洲成熟市场优势精选 内资 7,096,889.33 47 150,997.65 汇添富民营活力 内资 4,995,138.78 20 249,756.94 序号 基金名称 员工认购量 1 华安行业轮动 9,024,410.21 2 广发内需增长 6,541,642.93 3 大成核心双动力 5,894,289.43 4 诺德中小盘 5,813,136.51 5 汇添富民营活力 4,995,138.78 6 嘉实价值优势 4,841,409.49 7 光大保德信中小盘股票 3,727,742.78 8 摩根士丹利华鑫卓越成长 3,253,055.63 9 华泰柏瑞量化先行 2,173,855.33 10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2,072,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