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
打造一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 更新时间:2010-10-11 6:41:13 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
“如何找到好的小企业?就像吃烧饼,如果烧饼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大的集团公司,依附在它上面的星星点点的‘芝麻’就是我们要重点服务的小企业;我们可以依托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找到这些好的小企业。我们银行要与优秀小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把服务小企业打造成一种可持续、银企共赢的模式。”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对他心中的服务小企业模式进行了形象的比喻。
华夏银行把自己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并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战略。樊大志表示,华夏银行根据自身实际,从创业起就将客户主体定位于中小企业,下大气力培植小企业发展,并将会在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这位年轻沉着、睿智自信的行长面对面为记者解读了华夏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
1 与小企业共成长
记者:华夏银行为何将自己定位于一个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
樊大志:华夏银行经过18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已经成长为一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中等规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决策和领导下,我行将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第一,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企业中99%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这一群体。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将专注服务于这个庞大的客户群。
第二,我行有服务中小企业的客户基础。华夏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建行之初就将客户主体定位于中小企业。2009年5月,我行正式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下大气力培植小企业发展,目前,中小型、小型、微型企业客户占全行企业客户数量的80%以上。
第三,我行作为中型银行与中小型企业有共同成长的合作机会。作为中型银行,华夏银行可能比大型银行更多体会到中小型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的需求,更能感知到它们的难处,通过银行服务小企业的逐步深入,将形成企业与银行和谐发展的良性关系。
此外,在服务大型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群中小型企业在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这里面也存在着银行的商机,为这些围绕在大型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型客户提供服务,这也是我行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一个考虑。
2 以时间换空间
记者:中小企业融资是世界性的难题,你如何看待?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樊大志: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多的是小型企业融资难。对于这个世界性难题,这些年来,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和银行,确实一直在努力、在尽心寻找更好的解决模式。
根据华夏银行的实践,我总结出银行给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生、难、散、慢”的特点。
“生”,是指银行对小企业很陌生。因为小企业太多,银行对小企业的背景、管理团队了解起来并不容易,很陌生。
“难”,是指银行对小企业的信息了解很困难。“难”是两方面:一个是银行了解企业难,二是企业想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也比较难。
“散”,我国的国土上到处都是小企业,分布太散,不仅物理空间分布很散,行业分布也很广,几乎所有行业都是以小企业作为基础,这就给银行服务带来了很大挑战——银行人员、网点、渠道是否能有效支撑这么大范围的业务。
“慢”,是指小企业需要银行投入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比较高,银行得到的回报和收益会相对慢一些。
坦率地讲,到现在我们没有找到真正从根本上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但华夏银行一些有益的尝试还是获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于华夏银行而言,如何与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和共赢的良性发展,有两方面问题值得考虑。
一是用时间换空间,而不是急于求成。既然服务小企业见效慢,就需要给我的团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积累和服务这些客户,要通过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换取未来华夏银行的小企业客户占比和业务规模占比逐步提高的空间,那时候我行的业务结构也会变得更好。
二是规模服务。小企业客户一般是贷款规模比较小,没有一个适度的规模,银行服务小企业也会变得难以持续。我想未来会探索出一种可持续、银企共赢的模式,或许那时候能真正形成华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模式。
3 “龙舟计划”小快灵
记者:在这样的思路下,华夏银行推出了很多针对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像业界著名的“龙舟计划”,请介绍一下华夏银行为小企业服务的特点?
樊大志:华夏银行在董事会层面和经营层面将小企业服务列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运行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产品服务、机制上作出了有效尝试。
比如“龙舟计划”,这是华夏银行服务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一个品牌。它不仅仅是产品名称,更是以小企业融资为核心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企业和银行好似船和桨,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成长。
未来我行对于小企业的服务,将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信贷资源安排、考核等方面进行整体安排。简单地讲,“龙舟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产品上,针对小企业“生、难、散、慢”的局面,华夏银行提出“小、快、灵”的解决方案。“小”是指服务对象是小企业,设计产品也以小为主,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快”是快捷,企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银行拿到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快”也是指银行能很迅速、便捷地从企业拿到所需要信息和资料。“灵”是指产品灵活多样,这个灵活是在制度允许框架内,在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
二是帮助提升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小企业融资最难的地方就是没有信用平台,又没有能够满足银行刚性要求的资产和抵押。帮助小企业融资,首先要帮助它提升信用等级。我们与专业公司合作,赠送小企业财务服务和资金归集软件,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合作帮助小企业规范财务和资金管理,提升其整体信用水平。
三是控制小企业融资风险。小企业有自身的特点,我行对其风险评价也有别于大中型企业,比如将管理团队、个人品行、个人行为等也加入风险评价和识别的指标,同时还要看其客户对它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看财务报表、资金状况及资产状况。如果有些小企业是依托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那正是我在开始提到的“烧饼”上的“芝麻”,是我们重点服务的对象。
由于小企业分布很散、行业很多,在小企业服务团队中,我行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非银行专业人员,他们对于小企业的生产状况、日常运行规律以及行业发展可能比银行现有团队更了解。
四是我们也和政府等相关机构寻求建立风险共担和退出的机制。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企业、政府、协会等相关的社会群体共同分担一部分风险,这样银行风险变得可承受、可控制。
经过这四个层面来控制风险,我行服务小企业的风险应该是基本可控的。从运行至今的一年多时间来看,华夏银行现在小企业客户的资产质量和收益情况都很不错。
4 致力服务小企业
记者: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这样的定位下,将来华夏银行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
樊大志:服务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大家还处于摸索阶段。华夏银行真正独立建立一套服务小企业金融模式,也只有16个月的运行时间,谈不上有经验,但我行确实很积极、很努力地做了一些尝试。
展望未来,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是华夏银行的一个重要战略,这也是经过华夏银行总行党委会和董事会明确确认过的战略选择,华夏银行将会在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来看,我行贷款客户中近60%的客户是中小企业,到年末这些企业的贷款余额将会超过1000亿元。今年前8个月,华夏银行贷款增速约为22%,而小企业贷款增速为33.9%,远高于平均贷款增速。
考虑到未来发展,在产品开发上,我行的“龙舟计划”将会做得更加充实,目前“龙舟计划”有三个系列35个产品,未来可能会做到几十个系列、几百种产品,这样为小企业服务也会更灵活、更快捷。
团队建设方面,未来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会有几千人的团队加入到服务中小企业中,涵盖客户管理团队、风险管理团队等,这项计划去年开始已经考虑。
机构安排方面,总行层面已有一支专门的力量服务小企业;分行层面我们在积极考虑分行的转型和业务特色,准备将两三家分行转型为专司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目前我行已有两家目标分行正在作准备。将来我们的考核、人员配备、信贷资源投放上都会完全按小企业特点来安排。
记者:华夏银行与中小企业协会合作举办“华夏之星”活动,也是为了挑选更多优秀的小企业。从银行家的角度,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更加健康、更加优秀、更加能够获得银行以及社会的认可?
樊大志:首先我最关注的是企业的活力。小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活力,没有活力小企业就不会有生命力,因为它在规模、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跟大企业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其次看团队,特别是看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企业的创始人。企业核心人物的境界、操守和文化,可能要比他的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更值得关心。小企业没有好的领军人物,将很难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华夏之星”这次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关心小企业发展,让银行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服务小企业的发展中。这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