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恢复进程提速下半年重点扩内需

频道:投资理财 日期: 浏览:0

中国经济恢复进程提速,下半年重点扩内需

中国经济恢复进程提速,下半年重点扩内需

摘要

稍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在肯定经济长期向好,并新增“坚持总量政策适度”等表述的同时,也更强调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第一财经获悉,央行已于6月29日下发通知,决定自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6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小幅提高,表明经济恢复进程有提速迹象。两会以后围绕六稳和六保的政策密集落地,与前期全面复工复产各项政策相互呼应,宏观政策综合效果更趋明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整体向好,经济景气整体改善,但小微企业、就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压力。下阶段,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有效需求,稳住就业基本盘。

稍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在肯定经济长期向好,并新增坚持总量政策适度等表述的同时,也更强调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第一财经获悉,央行已于6月29日下发通知,决定自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6月3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经济复苏路径逐渐明朗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经历了一季度的深度收缩和二季度的修复反弹,目前复苏势头强劲、向好态势明显。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对第一财经称,6月份制造业PMI意外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9%,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则为50.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生产改善,提高0.7个百分点至53.9%;在发达国家生产恢复期间,新出口订单从低位反弹,上升7.3个百分点至42.6%;中下游需求也显示出改善的迹象,反映在采购量的增加(6月51.8%,5月50.8%)和产成品库存的减少(6月46.8%,5月47.3%)。

尽管如此,就业分类指数还是下降了0.3个百分点至49.1%,邢自强称,这表明企业在招聘方面仍持谨慎态度。

张立群也表示,需要注意,外部环境依然非常严峻,PMI指数中外贸相关指数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尚待观察;生产指数水平仍明显高于需求类(订单类)指数水平,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的问题仍然突出。要着力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第一财经,最困难的一季度已经过去,二季度经济修复良好。中国经济正在从低谷反弹逐步步入正轨,各项政策工具保障经济走向正增长。但也要看到,国内需求恢复缓慢,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还要付出更大努力。

除了PMI这一先行指标,此前,6月28日发布的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单月增速今年以来首次转正。作为重要的经济指标,该项数据回暖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的加快复苏。

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亦显示,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服务业生产指数、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与此同时,发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也实现了高位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经济复苏的路径已经逐渐明朗,一季度有效控制住疫情并成功守住底线,二季度复工复产下供给面基本修复,下半年规模性政策全面发力下需求有望持续回升、新一轮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全年将呈现较为强劲的逐季复苏态势。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第一财经表示,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延续回升态势,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在3%左右,下半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全年保持正增长没有悬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24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4.9%,此前预期为-3%。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为1%,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有望实现正增长的。

此外,近期机构纷纷开始上调二季度中国GDP增速预测。例如,野村证券就从1.2%调升至2.6%。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的报告指出,6月中国PMI数据表明复苏仍处于正轨,为上调二季度GDP增速预测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结构性货币政策凸显直达性

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前5个月国内信贷和社融投放规模均为巨量。而随着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考虑到宏观杠杆率攀升的风险,以及防止资金进入房地产或金融市场空转,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更强调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并新增坚持总量政策适度等表述。

就在上述例会内容发布后次日,6月29日,央行下发通知,决定自7月1日起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外,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再度宽松,反而体现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

分析人士认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难以大幅宽松,操作将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料成新常态。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报告认为,接下来货币政策仍将坚持偏宽松取向,但在操作上更加注重结构化取向和直达实体经济。

该报告指出,从经济基本面、流动性缺口、金融稳定等多个角度观察,未来降准概率依然较大。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较弱,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的恢复都还不明显,对外贸易仍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基调。与此同时,考虑到特别国债发行、地方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要求金融机构增加对这些资产的配置,这都将带来较大的流动性缺口,需要补充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仅是满足实体经济恢复的必要之举,更是维护金融市场信心的必要之举。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要引导金融机构全年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进一步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提升金融机构配置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信用债等的意愿,降低债券发行成本;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保住广大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快修复企业信心,激发内需潜力;防范资金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所需领域。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政府更多希望银行让利而不是通过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等方式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主要与近期资金套利现象有所增多有关,预计短期内调降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下降。

债牛不再,看好股市

在这一背景下,机构认为经历5月去杠杆的债市尽管进入平稳期,但债牛也很难回归,尤其是在股市风险情绪仍维持高位之时。

始于2018年一季度的此轮债券牛市,拐点已经出现。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债市机会不大。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

多位中、外资机构债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未来,债券供给维持高位,央行更注重防风险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因此,货币政策空间较为有限,短端利率可能维持在2%左右的位置。

瑞银方面对记者提及,央行年内仍将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降准,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三季度料将回调至2.8%。但随着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年末收益率或攀升至3%。

当前机构看好三季度中国股市表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常化较早,为A股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吴照银表示。

年初至今,A股经历下跌、反弹,波动较大。截至6月30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984.67点,今年以来跌2.15%;深证成指年初至今则涨14.97%;创业板指涨35.60%。

同时,IPO活动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安永报告显示,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12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1399亿元,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加88%和132%。在科创板推动下,上海证券交易所以74宗IPO数量与158亿美元筹资额夺得全球双冠王。

未来,市场波动难免,除了受外围市场影响、疫情可能反复以及中报因素等之外,三季度外部环境也可能再起波澜,但长期看并不足以改变市场趋势。吴照银称,新三板改革给市场带来主题红利,同时继续看好海南自贸港主题。

贝特佳儿童配方羊奶粉

贝特佳婴幼儿棉羊奶粉

贝特佳福利

贝特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