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暂入观察期

频道:理财技巧 日期: 浏览:0

货币政策暂入观察期?

货币政策暂入观察期? 更新时间:2010-6-1 1:20:07   5月27日,央行净回笼资金火速回归千亿净投放,28天期正回购也连续四周缺席。受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年初以来实际偏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放松。

不过,货币政策是否面临新的抉择?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通胀风险形势?这些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学家讨论的焦点。根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情况,对目前政策调控是否处于转折期,经济学家们的看法存在分歧。

进一步收紧需谨慎

“客观地说,以前趋紧的政策现在都略有放松的迹象,主要是国内外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的前景尚不清晰,国内房地产调控趋势也不够明朗,而此前我们对这些问题缺乏前瞻性的研究和相关数据,导致政策制定目前处于观望期。

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提出,要注重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话语一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偏紧的货币调控政策可能会推迟出台。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对已经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其相互交叉的影响,防止负面作用扩大化。政府可能正在评估现有政策的效果,而不急于采取下一步行动。

“年初,当大家还沉浸在2009年流动性超寻常宽松的梦境中时,准备金率上调的炸弹将大家惊醒。随即,地方融资平台全面整肃、房地产投机打击等调控政策强势推出,力度之猛,大有强力遏制经济过热之势。然而,当市场紧缩之弦刚刚被大幅绷紧时,三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却突然连续下跌了。”鲁政委说。

鲁政委认为,两会时就已经确立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就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现在还不是讨论信贷宜紧还是宜松的时机,依然要坚持年初制定的7.5万亿的信贷目标,保持货币增速的平稳回调,以实现全年增长17%的目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和去年信贷增速相比,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收紧。当前,趋紧的货币政策暂无退出必要,但是否要进一步收紧,还需谨慎。若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可能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灵活微调回归常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货币政策从来没有紧缩过。目前的问题是流动性太多了,需要收一收,这也需要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细微调整。

“形势在变化,没有紧和松的区别,目前的调控是要回归正常的状态。两会时提得很对,要根据具体的变化更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左小蕾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也有同样的意见。他认为,无论是从市场利率、流动性还是汇率的估值来看,偏紧的说法都不准确。有人认为贷款比以前困难,但这是因为去年的货币政策极度宽松而现在相对宽松而已。所以,无论从国内经济形势、增长、通胀来看,紧缩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今年全年信贷增速的目标被定为17%,左小蕾预估,可能会到19%―20%的水平。如果接近这个目标,政策就不会大调,如果离得比较远,还是会继续调控,但不可能每天都正回购或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调控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近期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调,市场虽然短期继续看升CPI,但对全年通胀预期的强度将明显减弱,并预期年内CPI高点即将在6―7月份达到,而对未来经济减速的担忧可能逐步加剧。

对此,左小蕾认为,并不是CPI上涨就必然引起通胀,中国经济11.9%的增速还是可以承受轻微通胀的,一般5%之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现在管理流动性最重要。

百科

减肥

保险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