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p2p研究报告银行p2p研究报告范文

频道:投资理财 日期: 浏览: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银行p2p研究报告和银行p2p研究报告范文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银行p2p研究报告以及银行p2p研究报告范文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P2P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看待p2p的未来?p2p是谁提出的P2P是什么东西P2P是如何产生的?理论上来讲,P2P是一种去中介的模式,即资金所有人(出借人)和资金需求人(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行为。

相对于P2P的模式,传统意义的银行贷款业务,是作为资金所有人的你(存款人),把钱存在银行;而后银行再将钱借给有资金需求的人(贷款人)。

在此过程中,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没有直接和法律意义上的借贷关系,亦即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严防"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的监管角色。

银行贷款业务模式

作为资金所有者的存款人,你需要承担的风险是极低的,除非银行倒闭。而且《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最高50万元偿付限额能够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由于(几乎)所有的风险都由银行承担了(而且其具备监管法规及《存款保险条例》作为背书),作为存款人的你承担的风险极低,甚至可以说零风险,因此你只能获得一个相对较低的收益,而这个风险收益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绝大部分银行属于风险厌恶型,为降低自身风险,银行只愿意将钱借给优质的公司和个人。那么,资质不优的公司和个人怎么办呢?直接找别人或别的公司借款。

钱由一个人(P)直接出借给另外一个人(P),也就是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P2P借贷模式——人(出借人)与人(借款人)之间的直接借款。这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一方面,缺钱的P想找到人借钱给他;另一方面,手里有钱的P不甘心将钱放到银行赚取很低的利息,也希望找到一些愿意支付高息借钱的人。但是,这两部分人互不相识,无法取得联系,更无法达成交易。在前互联网时代,一个缺钱的P只能向身边有钱的P借钱;但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了,P2P平台应运而生,缺钱的P就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向任何有钱的P借钱。

P2P业务模式

如何看待p2p的未来?从前程似锦到谈之色变P2P未来的发展前景几何?摘要:经过野蛮增长之后,P2P行业放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未来的P2P公司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各方面过硬的公司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P2P网贷在中国经过了8年的发展与改革,从引入到摸索,从摸索到发展,从发展到高潮,从高潮到规范,P2P网贷行业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过渡期。当所谓的七年之痒已经过去,当P2P网贷行业众人皆知,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从“零数据”到“大数据”,但是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的背后,所带来的资金困局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行业不断爆发的风险事件,似乎让人们感到了这个行业的寒冬和发展困境。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P2P,未来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

从前程似锦到谈“P”色变

P2P网贷行业在这几年飞速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弥补了当前中国传统金融业务上的缺失。根据《2015-2016年P2P网贷理财报告》的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亿元)增长了288.57%,至2015年底,网贷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

而随着网贷成交量稳步上升,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随之同步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4394.61亿元,相比2014年的增长幅度为324%,这意味着网贷行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

随着P2P平台的飞速发展,整个行业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P2P诈骗平台”也成倍上升。整个P2P行业风声鹤唳,不断曝出的风险事件,因e租宝、快鹿、中晋等“害群之马”,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个月受到巨大的压力,整个行业的声誉面临被污名化的趋势。让人们对P2P行业谈“P”色变。P2P行业遭遇滑铁卢式的信任危机,似乎互联网金融成了“P2P圈钱、跑路”的代称。

自从2005年四个英国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和大卫·尼克尔森共同创造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之后,P2P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期间有惊喜、有创新、也有眼泪。

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累积3422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1705家,问题平台数1717家,问题平台数从2011年开始冒头,随后呈几何倍数增长趋势。截至2016年3月底正常运营平台共有1705家,相比于2015年底的1742家减少了37家。从问题平台来看,2016年第一季度末问题平台高达1717家,占总体平台数量的50.2%。

不可否认,P2P网贷和任何一个创新行业一样,诞生之初都经历了一段疯长期,包括国家相关监管政策也是经历了循序渐进的研究阶段才陆续出台。因此,现有的P2P网贷行业是有泡沫的。挤掉行业泡沫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净化,但也需要依靠强势的外力作用,当前来看正是来自监管部门的行业整治,充分的行业整治,有助于P2P网贷迎来崭新的春天。对于P2P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笔者大胆做出以下预测。

市场规模:两极分化、大小共存

从市场规模而言,相比现在来说,成交量会高很多,在未来达到信托、基金的市场规模也未可知;从平台数量来说,不同于普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P2P行业不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最终的局面应该是“高大上”和“小而美”并存;从平台细分领域来说,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程度会更高,小众化特征将日益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也就会越来越明晰。

一方面,P2P网贷行业所涉及领域差异大(比如抵押借款和信用借款,一般借款和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个人消费金融和企业经营借款,车贷和房贷等),不同的领域对平台的经营和风控有不同的要求。

另一方面,P2P目前在模式上,依然是“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资产端需要线下拓展,线上多只限于理财端,这种特性,使得平台经营具有一定的地域要求,同时加大了不同业务的平台未来发展的不同趋向。综合而言,市场的最终格局必然是两极分化、大小共存。

监管层面:明确定位、严格执行

P2P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融资市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需要政府的强监管。从去年到今年,发生了很多跑路事件,不管是真的P2P,还是伪P2P,这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监管的进程。

日前,人民日报发文《美国P2P网贷丑闻敲响监管警钟》,借由美国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俱乐部LendingClub爆出丑闻事件,提出对网络借贷行业的进一步监管。

经过野蛮增长之后,P2P行业放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未来的P2P公司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各方面过硬的公司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国际监管协作和国内监管力度日益加强的同时,资本市场会逐步、理性、稳健地对接互联网金融行业,届时行业过剩泡沫终将被挤压、破灭、消散,迎来纯净、透明、规范的发展前景。

平台自身:分工细化,控制加强

一个完整的平台,包含前端的理财端,后端的资产端,还有中间的运营与技术支撑。业内人士皆言,互金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而在这当中,行业结构逐渐走向细化分工也将成为一种必然。

细化分工是一种趋势,但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行业利润被切片。按照一般行业的规律,越有价值的环节利润越高,门槛越高的环节利润越高。在利润的驱使下,细化分工之后,平台会追逐利润,向上游资金端和下游资产端发展,又表现出向上下游发展控制的趋势。

可以这么来说,未来行业除了大小两极分化之外,还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分工,更为专业化:平台的前后端演化为上下游,还会衍生出更多配套的服务业态,比如上游的咨询、培训、资金导入,下游的资产管理、资产处置等。

综合来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之一,P2P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里一个重要的分支,所以P2P的地位不言而喻。借用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现阶段P2P行业只是传统金融的一种补充,但是未来它必将成为金融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p2p是谁提出的P2P最早由经济诺贝尔获得者尤努斯提出来,他于1983年创建了格莱珉银行,通过开展无抵押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机制,不仅创造了利润,而且还使成千上万的穷人尤其是妇女摆脱了贫困,使扶贫者与被扶贫者达到双赢,这是P2P最早的雏形。

P2P是什么东西P2P是英文peertopeer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关于银行p2p研究报告,银行p2p研究报告范文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家直播电视版apk

电视如何装电视家看直播

电视家可以看直播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