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两大主因致274款产品零负收益

频道:财经资讯 日期: 浏览:0

银行理财产品:两大主因致274款产品零负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两大主因致274款产品零负收益 更新时间:2010-1-18 9:04:23   当2009年偏股型基金在A股市场的助力下均取得正收益的同时,零负收益率却困扰着不少银行理财产品。  截至2010年1月13日,自2006年开始发行并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合计有274款为零、或者负收益,且主要集中在直接投资证券的产品以及结构性产品阵营。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出现证券类产品负收益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产品发行和入场时间选择不当,资产配置出现失误等。至于结构性产品,零负收益的背后则体现出国内银行普遍缺乏运营经验,在结构设计、投资期限以及入场时间等方面的把握都略显稚嫩,与国际对手有明显差距。  尽管中国银监会早在2009年7月已针对此现象下达通知,禁止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或公募基金,但在高风险对应的高收益背景下,2009年下半年,仍有多只该类银行理财产品趋之若鹜的发行,只不过,申购门槛有较大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2010年,银行理财市场将进一步演绎繁荣,但只有厘清零负收益产品出现的范围和原因,才能帮助市场更健康和有效的运行,才能帮助投资者更理性地参与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购。  274款产品到期零负收益  首先要明确的是,对零负收益率的统计数据,仅是指到期收益率。实际上,零负收益率同样出现在正在运行的未到期产品中,具体体现是最新净值低于初始净值等。但遗憾的是,我们暂时无法对未到期产品的零负收益情况进行统计。  普益财经对到期产品的零负收益情况统计表明,2009年发行并到期的产品中,没有出现负收益产品,但有7款零收益产品,负收益产品均为2007、2008年发行的产品。截至2010年1月13日,到期的零负收益产品合计有274款。  其中,合计有84款到期产品为负收益,包括2008年发行的21款、2007年发行的63款;零收益的有190款,2006~2009年分别有8款、118款、55款以及7款。  负收益产品多集中在证券类产品或参与证券投资的混合投资品种以及结构性产品阵营中。84款产品里只有3款投资于结构性票据,其他均为上述品种。  至于零收益产品,主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结构性产品,另有极少量的保本型证券类产品。  从银行看,84款负收益产品中,交通银行最多,多达20款;其次为华夏银行,有13款;此外,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各有9款。外资银行中,只有荷兰银行有两款2007年发行的产品为到期负收益。  190款到期零收益产品中,内资银行有142款,占比为74.7%,外资银行48款,占比25.3%。零收益产品数量最多的是交通银行,合计有22款,外资银行中零收益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德意志银行,有11款。  两主因致证券类滑铁卢  分析负收益的证券类理财产品,《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两大因素是导致这些产品遭遇“滑铁卢”的主因:一是发行和入场时间选择不当;二是资产配置失误。  我们对2009年到期的收益率最低的负收益产品的发行时间和收益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除一款产品外,其他出现亏损的产品发行时间都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出现较大亏损的产品发行时间多集中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  时值A股市场攀高6000点之后见顶,此后,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临,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在此阶段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是从大楼顶层直接坐上了垂直下降的电梯,负收益在所难免。因此,发行和入场时机的选择错误,是导致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投资经理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失误。  与证券投资基金有别,理财产品一般不可赎回,也没有权威的同类产品排名,因此,投资经理在不存在上述压力的情况下,难免在决策上有着一定的随意性。甚至,银行委托的投资顾问机构也未能安排优秀的投资经理。  我们看到,一些出现较大幅度亏损的理财产品,投资经理在资产配置方面都有严重的失误。  比如,累计亏损幅度达36.3%的招商银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到2009年11月末,该产品几乎全仓配置A股股票资产。从投资方向看,该产品在2009年重仓板块为医药、零售等消费板块,很显然,消费板块在2009年的表现远逊色于市场平均水平。  因此,解决银行理财产品中的证券类产品负收益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强信息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增大投资经理的决策压力,提高投资团队的水平。  内资行失利结构性产品  零收益产品多集中在保本型结构性产品中,当然,部分非全额保本的产品也出现了小幅度亏损。与零负收益的结构性产品挂钩的一般都是股票、指数、大宗商品以及汇率等,具有较高的风险。  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也称为挂钩型理财产品,是指将募集到的资金大部分投资于货币、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再将部分资金所生的固定收益投资于其他衍生产品。因此,结构性产品的收益水平受衍生品投资标的、结构设计、入场时间、投资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统计发现,在结构性理财产品方面,外资银行有绝对的优势。在2009年到期收益率排名居前的20只产品中,只有2只由国内银行发行,其他18只都来自外资银行,占比达到90%;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到期收益率垫底的20只结构性产品中,只有2只来自外资银行,其余18只都由国内银行发行。  这表明,内资银行在结构性产品的设计能力上还显稚嫩,与外资银行相比,有着较明显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内资银行中,进入收益率前20的两只产品均来自农业银行,实际年收益率分别达到16.71%和12.65%,表明该行的结构性产品设计能力和投资水平在内资行中居于前列。  外资行中,实际年收益率前4名的产品都来自荷兰银行,前20款产品中,荷兰银行的产品达到12只,有绝对的优势。另外,渣打银行和恒生银行也分别有3款产品,表现出一定的实力。  提高结构性产品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看准挂钩标的,对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向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据此设计合理的入场时机、投资期限和配置结构。对于国内银行来讲,亟需增强的是人才,只有拥有能全面分析国际各类衍生资产价格以及能设计出合理结构性产品的优秀人才,结构性产品才能与外资行一拼高低。

仪器影像仪

影像测量

影像仪器og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