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市场规模达16万亿!龙头上市险企已积极布局
平安大讲堂与全景卓识联合举办的解读医疗科技行业趋势沙龙近日在深圳举办。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从医疗生态链痛点、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危机、保险怎么缓解痛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其预计在“保险+医养”需求端,医疗健康产业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增至16万亿元,前景非常光明。
什么是“保险+医养”?
“医养是两个词,是医疗加上养老,如果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理解的话,这是两种不同的场景。对保险而言,健康险或重疾险解决医疗问题,年金险解决养老问题。一种是短期行为,就是治病;一种是长期行为,就是生命的存续。”郑积沙说。
医疗与养老领域痛点重重,“我们公司距离最近的医院三甲医院是北大深圳医院,看病人数非常多,但我身边很多同事本能的一有病就去北大深圳医院,会有各种各样不好的体验,如每次就医耗时半天,实际的面诊时间仅5分钟。”郑积沙接着说。他还认为,我国当前医疗体系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二是患者体验不佳;三是医保存在赤字风险。“‘保险+医养’可以缓解这些痛点。”郑积沙补充道。
病人不容易,医生也不容易,护士更不容易
“我家附近的华侨城医院,虽不是三甲,但是我有病都去那儿看,是医生比患者多的医院,在深圳还能找到这样的医院很难得,这就是资源错配的现象,二三线这种现象更加突出。”郑积沙谈道。他认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面临了多层次的结构性挑战:一是资源错配,小病大治,大病远治,23%病人集中在0.3%的三甲医院。二是基层医治能力弱,设备老化、缺医少药、医护资质差,群众信任感不足;三是数据孤岛现象严重,300+不同城市医保政策差异较大,数据无法实现贯通。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如我感冒了急着去华侨城医院看,所以就不回家拿卡,就支付现金,所以支付上还是有不便利的问题存在。”郑积沙接着说。对于病人的看病体验,他认为存在三方面的痛点:一是就诊时间长,就医等待时间平均3小时,实际就诊时间平均5分钟;二是医院看病贵,药品终端价格高于出厂价2-3倍,非必要用药比例高达60%;三是医保便利差,医保线上支付程序繁琐。
“病人不容易,医生也不容易,护士更不容易。”郑积沙说。
数据显示,中国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例来是美国的1/3,尤其是在医护方面,中国的医护比1:1,而美国的医护比是1:4,护士比医生某种程度来讲是更辛苦的状态。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医保长期存赤字风险,商保覆盖仅占6%
目前居民医疗支出中,医保占50%。之前有一种报道,到2030年医保就进入不够给付的状态。对此,郑积沙认为:“从算术上来讲有这个可能,2019年我国医保收入增长10%,支出增长12%,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医保长期存赤字风险,各方面都对医疗养老产业有各种各样的忧虑。”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养老保障三大支柱体系包含三层:第一层是基本养老保险,来源于社保;第二层是企业年金,公司给员工买的保险;第三层是自己买的商业保险。”郑积沙解释道。
数据显示,商业保险医疗支出费用占比仅仅6%,而成熟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远比中国高出5倍甚至更高的比例。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医保支出如果不够,我们只能期待公司团险多买一点,或者自己再多买一点买商业保险,否则最后就是自己掏钱看病。”郑积沙说。他还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医疗费用往后看不会越来越便宜,人的岁数越来越长,在最后几年花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多的。从支付的角度来看,商业保险支出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空间。”
没钱养老,没地方养老
在供给端,养老保障体系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二三支柱发展严重滞后;在需求端,我国人口老龄化来袭,老年人口抚养比急剧提升,带来养老危机。
“首先是没钱养老,中国养老金占GDP的比重仅为美国的七分之一。中国人喜欢存钱,如果把存款纳入进来,中国养老金储备再加上储蓄存款,和美国比的话,那这个比例还是安全的。”郑积沙说,他还认为,“考虑到现在大家都把钱拿去买房子,存钱的人越来越少的话,隐含的没钱养老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房子一直增值,有接盘侠没问题,一旦接盘侠少了,房价不增长了,那没钱养老是很大的问题。”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其次是没地方养老,2016年来以来,千人床位数逐渐减少,目前不足30张。”郑积沙接着说。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需求端16万亿规模,“保险+医养”大有可为
保险可以解决医疗和养老的痛点,“用健康险或重疾险支付手续费用或者护理费用,解决医疗问题;用定期给付、长期给付、终身给付等年金产品来解决养老问题。无论是医疗和养老,保险是一个非常聚焦和专门性的支付工具,未来有非常光明的前景。”郑积沙说。
“以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为例,如果只看名字,它是做健康保险业务,结果他把作为一个病人要接触的所有环节都做了,找医院,医院是他们合作的,找医生,医生是他们家相关的医院的,开药,药厂也有他们合作的,快递甚至长期健康管理他们都会做,他和生态链上的企业均有业务合作。”郑积沙解释道。
这是现在美国比较先进的“保险+医养”模式,腾讯的“联邦模式”与之类似,“腾讯把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甚至上上游、下下游全部纳入到体内做一个联邦,都有股权渗透,有长期业务合作的状态。”郑积沙接着说。
在“保险+医养”的需求端,医疗健康产业市场潜力巨大,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增至16万亿元。郑积沙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较上年新增945万,占比12.6%;二是居民收入增长,未来5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9%;三是有利的政策监管环境,“健康中国2030”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目前中国平安、泰康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各大头部险企均积极探索“保险+医疗”业务模式。
以中国平安为例,医疗健康生态圈是其公司长期战略核心之一,已深耕近20年,将规划12家子公司进行协同驱动,目前平安好医生、智慧医疗已先行,另外10家子公司包括医保科技、养老保险等大部分已在运作中。平安集团今年8月还推出了“颐享系列”产品,被称作“保险头等舱”,从40岁到80岁全生命周期完整闭环服务投保人,既在前期解决医疗问题,又在后期解决养老问题,最终还会嵌套平安信托,解决财富传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