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半个月,除了部分进入“决赛圈”的街道外,成都大多数区域终于正式解封了!!!
5+1区的小伙伴可以骑单车外出放风,5+1区之外的可以自由开车出行.....
虽然还未全面放开限制,但距离回归正常生活越来越近了。
疫情3年多,成都人民第一次感受到新冠离自己这么近,也是几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无独有偶,这轮疫情波及范围之广,不只殃及成都,全国东南西北都有爆发点。
包括海南、贵州、新疆、内蒙、江西、山东、西藏、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全国东南西北疫情多点并发,全域低风险的仅有零星几个省市。
我们似乎已经扛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次疫情之后,生活会变好吗?
或许不会,或许还会更糟,或许今年只会是往后几年里最舒服的一年......
疫情、失业、裁员、暴雷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今年的经济有多差?
全球疲软无力,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
整体经济在出现短暂复苏之后,现阶段仍处于下坡路,下行压力再次加大。
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除了能源、半导体、医疗等行业外,绝大多数行业都是负增长趋势。
房地产、服务业、零售业等无一辛免,最惨的消费者行业,下跌近90%!
仅2022年上半年,全国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有310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注销。
实体经济遭受重击,经历了几次疫情洗礼,更是一蹶不振。
成都近期不少餐饮店家就经历了“最惨开业”,一分钱没进账,但水电气房租一样不会少,血本无归。
个体户们固然很惨,互联网巨头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诸多大厂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华为今上半年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减少52.2%。
京东全年营业收入为9515.92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5.60亿元。
曾经的朝阳行业,如今遭遇瓶颈期,不少还处在生死挣扎期,不知道哪天就会破产倒闭。
互联网行业缩支裁员,也让年轻人被迫成为时代的受害者。
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9%。
19.9%的失业率,创下近3年来的新高,甚至和18年的同期相比几乎翻倍。
每5个青年人中就有1个失业,这是一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
疫情冲击不断之下,高校毕业生又创了1076万人历史最高纪录,但澎湃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只有24%。
侥幸保住工作的人也开心不起来,要么常年不涨薪,要么直接降薪调岗。
员工甚至敢怒不敢言,因为一旦辞职,面临的就会是长期失业和断供。
最主要的,还是地方财政太穷了,几乎是把“缺钱”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最近,财政部就公布了今上半年财政盈余情况,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财政赤字,入不敷出。
其中,财政情况最好的上海赤字18亿元,而排名最后的四川赤字3694亿元,财政自给率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
地方财政最主要的收入之一就是卖地,而今年,卖地真的赚不到多少钱了!
据统计,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8.71万亿,但到了今年,收入严重下滑。
上半年整6个月,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仅有2.36万亿。
如果照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今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会少约4万亿,同比下降近46%!
疫情、失业、裁员、涨价、断供、断贷、暴雷、烂尾.....一系列连锁反应加剧。
全球经济的至暗时刻,我们国家的经济也依旧承受重压,难道还能期待房地产有多好吗?
反倒是最近又出台了“救市”大招,刺激大家消费,求着大家买房,多地跟进来势汹汹。
但实话实说,大家也是真的麻木了,真的有点卷不动了
全球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国内物价可能也要涨起来了
今年是真的太难了,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期,在美国及欧洲各国,通货膨胀压得政府和国民喘不过气。
13号晚美国公布8月的通胀数据,引发热议:
美国CPI同比上涨了8.3%,也让9月加息75-100基点几乎变成板上钉钉的事。
从去年4月美国就开始通胀,今年一季度通胀率飙升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9.1%。
无奈只能加息抵抗,但也导致衣食住行各方面疯狂涨价。
作为全球的经济火车头,美联储加息的步伐越来越激进,美国基准利率即将突破3%,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今年7月,二十国集团(G20)平均通胀率为7.5%
跟大家影响最密切的就是物价的上涨。
最近就看到个很搞笑的新闻,说韩国的物价就暴涨,生菜一片涨到200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块钱。
相当于一颗生菜就要10多块人民币,而有的韩国烤肉店还有限制,每桌只能领5片。
正在吃烤肉的我看到这条新闻,还赶紧多吃了几口生菜包五花肉
全球通货膨胀严重是事实,好在我们国家货币政策稳健,整体情况相对比较安全。
但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发改委在上月底就悄悄放出了消息:
做好准备,物价可能要上涨了!
即使你不买房,但你总不可能不买菜不吃饭不消费吧?
如果你经常去出入菜市场,可能感觉会更加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猪肉、蔬菜、水果等日用生活所需品物价已经有了小幅上涨。
也有网友统计的年初跟现在的菜价对比,涨幅最高的玉米油高达50%。
我平常不怎么去市场,但也常常会在楼下生鲜超市买点菜。
感触最明显的,是鸡蛋和排骨涨价很猛,记得以前鸡蛋都是六七块一斤,现在基本都在10元以上。
排骨以前20多元一斤,现在一斤涨到30多元,还真有点吃不起了
还有一点不太好的消息,人民币加速贬值了!
自从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就出现了一定程度贬值。
在6.97徘徊一周后,昨晚7点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最低贬至7.0183,创下2年以来的新纪录。
要知道,年初6.35元人民币就能换到1美元,现在7块多才能换到1美元了。
人民币贬值,也就意味着我们要花更多钱的来进口,势必又将加剧物价上浮。
我们国家很多东西需要靠进口,比如石油、芯片、玉米、大豆、橡胶等等。
汽油的价格变动就会很明显,跌破7之后,加满一箱油可能就要比之前多花10来块。
物价上涨的趋势增加,10年前的10万块能差不多能付一半的买房首付,今年的10万块又能干点啥呢?
只能说,钱的确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银行降利率逼你消费投资
审慎买房,不急可以再等等
就在昨天,多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利率,降的不是贷款利率,而是存款利率。
3年期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这对大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大家也知道了,今年的贷款利率不断降低,LPR已经降到了4.3%!
这么低的贷款利率就是鼓励大家来贷款,但效果并不好,存款的人越来越多,银行的人民币余额大幅增长。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高达25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银行贷不出去钱,当然就赚不到钱,与此同时,还有更多人加入了“提前还贷潮”的大军。
那能怎么办?只能降低存款利率,逼着大家去消费,投资和买房啊!
看看咱们身边的的同事和朋友些,今年普遍过得都不好。
敢旅游吗?不敢,怕疫情爆发、怕被网曝,怕被隔离连酒店费也付不起.....
敢买房吗?不敢、怕暴雷、怕烂尾、怕维权、怕买了就降价.....
敢投资吗?更不敢,基金股票创业风险倍增,散户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打击.....
看清现实的真面目,并不意味这我们要彻底躺平,比起焦虑,竞争才是唯一出路。
一旦你有了躺平的想法,很快就会被其他人踢下车,再站起来会更难。
穿越经济下行的周期之下,少一些超前消费,控制家庭负债率,多储备一些现金,花点钱投资自己。
家底殷实的可以下手买房,但切记是核心板块+核心资产,才能在风暴中对抗通胀。
中产或普通家庭,先稳住现金流,买房稍缓一缓,最近好消息很多,蹲一蹲低谷再入手也不迟。
最近成都楼市也是暗流涌动,天府新区二手房降价了,普通资格首付悄悄降低了,部分新盘也已经拿出了“杀手锏”.....
温江住宅首付0.5成,天府新区住宅首付1.5成,许久不见的住宅低首付卷土重来。
另外,也建议大家提前勒紧裤腰带,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提前做最坏的打算,即使疫情过去了,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