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大跃进:民企动力足流行派期权
股权激励大跃进:民企动力足流行派期权 更新时间:2011-2-25 10:40:47 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预案始于2005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与规范程度的提升,股权激励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激励的有效性持续提高,股权激励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解决多方利益冲突、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
2008年的熊市,让一些上市公司撤消了股权激励方案,2009年下半年以来,股权激励再次加速,近期市场的下跌为相关公司股权激励的出台创造了条件,涅槃后的股权激励必将成为资本市场又一具有全新内涵的投资主题。
股权激励的爆发年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2月22日,近6年来沪深两市共有249家公司推出股权激励预案,占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近10%。不过,在这些预案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最终获得实施,合计95家;通过股东大会但尚未实施的7家;终止方案的有74家;还有73家仍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
从具体年份来看,自2005年首份股权激励预案推出以来,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数量存在很大的波动性。2005年共有7家、2006年为21家、2007年为10家、2008年为67家、2009年为31家。
2010年以来,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热情再度爆发,截至2011年2月22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有113家,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占了绝大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尝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首先,上市公司对于监管规则的理解更为透彻,股权激励方案的合规性大大提高,因不合规范要求而终止股权激励的案例大大减少。
2008年,证监会发布《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2、3号》,国资委、财政部随后发布《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年,关于股权激励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和细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的股权激励在政策层面上真正进入了成熟完善期。
其次,从这些公司股权激励的进展速度来看,也表明监管层的监管效率在提高。这对于众多民营上市公司推进股权激励来说是一项利好。
熊市实施股权激励多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谢江认为,从时间来看,2008年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股指的理性回归使股权激励计划实施重新具备了极好的空间,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最多;在牛市开始的2006年和震荡市的2010年,分别为38家和113家实施股权激励;而其次是2007 年的大牛市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非常少,仅10家。
“股市的周期性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东方证券分析师郑文琦2月22日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高管一般会选择在股市周期的低点、公司股价处于低估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股市周期变化不仅对股权激励预案推出有影响,而且对股权激励的实施也有重要影响。公开资料表明,由于股价下跌太快,下跌太猛,很多股权激励预案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后续程序就已经失去了效果。如名流置业2008年4月11日推出股权激励的行权价为12.32元/股,但是到2008年9月27日名流置业宣布终止股权激励时,除权后的股价已经跌至3.40元/股,复权价约为5元/股,已经大大低于行权价格。
七成方案为期权激励
从256家上市公司所推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标的物来看,有多达190家上市公司选择了国际市场最为流行的期权,占比达到74.22%。其次是股票,也有50家上市公司。
与以股票期权为主的激励手段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也成为股权激励所需股份最主要的来源,共有238份股权激励的方案采用该种方式。
上市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主要在于可以锁定期权人的风险,股票期权持有人不行权就没有任何额外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现金支出,有利于企业降低激励成本,这也是企业以较低成本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
而作为在股权激励初期,万科等公司经常所采用的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A股作为股权激励所需股份来源的激励方式,在《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3号文推出后,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从2009年起采用这种方式的上市公司仅有武汉健民、昆明制药、方圆支承三家公司。 这种激励方式激励成本较高,有可能造成公司支付现金的压力。
还有10多家公司选择以股票增持权作为股权激励的方式,这种模式简单,易于操作,股票增值权持有人在行权时,直接对股票升值部分兑现。该模式审批程序简单,无需解决股票来源问题。
但是激励对象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激励的效果相对较差,起不到股权激励应有的长期激励作用,相反,还可能导致公司高管层与庄家合谋操纵公司股价等问题。
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师郑文琦告诉记者:“由于股票期权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因此其特别适合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比如网络、科技等风险较高的企业,这类企业未来成长潜力很大,同时本身运营和发展对现金需求很大,而又无法拿出大量的现金实现即时激励,因此,通过发行股票期权,将激励对象的未来收益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紧密联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当期激励成本,又达到了激励的目的,真正实现一举两得。”
民企激励动力较足
通过对于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公司实际控制人背景的总结,特别是近一年以来,共有63家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预案。可见,民营企业是股权激励的绝对主力。根据一般的认识,上市公司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等条件下,个人实际控制的民营企业的经营改善动力要明显强于国有/地方控股的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希望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以真正起到稳定核心人员,强化管理层、技术/销售骨干与公司长远发展利益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以控制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决定的。
从股权激励方案的行业分布上来看,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多为电子信息、医药、房地产、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而交运设备、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综合等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比较少。
其中,电子信息行业公司有37家,房地产有19家,医药行业公司有17家,一个较为明显的态势就是在2010年之后,电子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明显提速,有19家上市公司是在2010年后提出股权激励预案的。
再结合各企业实际业务,从共性上看,除房地产以外,多数企业都处于细分领域、行业专有人才较为稀缺的竞争性行业,如医药、电气设备、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实际上,由于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国有资本一无做大做强的经济考虑,二无实现控制的政治意图,通常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特殊行业环境下,民营企业家通过对专有人才进行激励以挖掘其潜能,便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