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演绎“空心字 实心汉”的精彩

频道:股票理财 日期: 浏览:0

嘉宾:杨拴明

山西伟厦广业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兼职教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吕梁岚县庄户村人的记忆里,家乡虽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干涸,但庄户村人骨子里大都有着一种令人钦佩的精神,一种不用语言传递,即可感触、体味、运化于心的力量。因为6月23日,岚县庄户村的杨拴明要用一笔空心字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吸引着我们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个拥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庄户地、庄户人身上。杨拴明说:“有个喜爱音乐的朋友要写首歌送给我,歌名取做‘空心字实心汉’,我觉得,这一‘空’一‘实’,还真是我现在的人生。”

当我们跟随杨拴明的成长历程,叹然五十余载风华岁月,能够吸引我们的,是一种向着“最好”,坚持不懈、不放手、不服输的精彩——

启蒙时埋下的勤、早、爱,是伴随成长可以发芽的种子

前一阵子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向大众阐释了“原生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性格养成及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在杨拴明看来,自己的父辈们,也许不曾关注过“家庭教育”的概念,但他们是在用自己行动的语言,向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传递着引领、启蒙的讯号。他说,正是父辈师长们在自己心底埋下的那一粒粒关于成长的种子,才让幼年及青春的他,有了早领悟、早行动、早觉醒的能力。

200多年前,山西吕梁岚县的南白家庄村有兄弟二人,举家迁徙,发现了一片可以种田的土地后,就此安家,并命名庄户村。条件好的一家为“上门”,另一家则为“下门”。杨拴明说,到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庄户村“下门”一家的第八代子孙。在他的记忆中,幼年贫穷、困苦的生活里,却充满着别样的“幸福味道”。

庄户村里的路,毛驴能走的,最多也不过半数。但村子里有个“好支书”,没有好土地,就用双手勤劳致富。杨拴明说,他们村里的男人天天早上五点就起床,晚上九十点还不睡觉,就凭着一股子干劲儿,成了别的村的好姑娘“都想嫁来”的好地方。村里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强壮劳力组成的副业队,每天要往返50里的曲折山路,拉着装满了生石灰的平车卖到县城里。杨拴明甚至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年全村人筑水坝时,一起喊的号子声,那个场面热情似火又温暖无比。每年一过正月初三,村里就会放鞭炮开工,到年底的时候,除去大家挣工分所得,大队里年年粮食有结余、现金有余额。

杨拴明家里虽然只有母亲一个人挣工分,但因“力大无比”被村里人敬称为“张后生”的母亲,一年365天,就能拿到320个工。“其实,母亲并不是身壮如牛,只不过是舍得辛苦。而且,村里邻里间谁家需要借钱担保、承诺办事,找到的中间担保人,不是哪个男人,一定是我母亲。”父亲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大木匠。做出来的活计讲究、漂亮,不仅农具的犁、耧做得好,家家户户用得着的风箱,更是一门独家的绝活。“虽然我家的工钱要比别的木匠贵出一大截,但依然会有很多人排队等着我们去做活。”得益于父亲亲传的一门好手艺,在母亲勤劳、善良的滋养中渐渐长大的杨拴明,还幸运地遇到了给他生命中播下爱的种子的段老师——段老师让自己的孩子淋着雨,也会把仅有能遮风挡雨的东西给了学生;让自家的孩子吃粗粮,而把白面给了学生……当段老师要调任县城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像是失去了一位最令人钦佩的大英雄一样,别说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哭得伤心哽咽,就连大人们也眼圈泛红。”

高中毕业后,正式和父亲学起了木匠手艺的杨拴明,自认为是从胎教时就得到了“真传”。父亲眼中的那点儿“绝活”,哪能耗得上自己“一辈子的光阴”?杨拴明回忆说,他出生时的庄户村,整体风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鸡掌,山高、山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村民们只能是在土质相对厚实的地方挖窑洞为家。当他家的土窑洞在一次塌方压垮后,爷爷就把新家建在了村里最高的一处土坡上。“那儿只有我们一户人家,黄土裹挟着风沙吹过,经常连回家的路都看不到。”每天趴在爷爷背上出门、回家的他,有一天指着一片平坦的地方说,“爷爷,我们把家盖到这儿吧……”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也渐渐孕育出他仗剑天下、看世间美好的胸怀。

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挑战精神,才能被称作是精彩人生

转眼,在爷爷背上的娃娃长大成人,22岁那年,改变杨拴明一生的机遇,来了。父亲要去县里开会,临走前,给他留了好几天做的活儿。父亲前脚一走,他就招呼村里的小木匠们,把自家的绝活手把手教给了小伙伴们。结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父亲交给的任务。“我一定会成为领导木匠的那个人,会当‘工头’。”第一次成为“领头”的那个人,并且大获成功,杨拴明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早早收工,杨拴明想着去隔壁村看看媳妇去。没成想,就是这一趟“小差”的机缘,让他在一天之内收获了三个好消息——在娄烦盖校舍,去距离20多里路的隔壁村,还有方山去建戏台——当父亲从县里回到家,收到了儿子递来的戏台搭建合同,震惊之余,仔细核算成本后,兴奋地说:这活儿能干,而且还能挣大钱。22岁、三个项目,成就了杨拴明的万元户梦想。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历,杨拴明心里渴望更大的舞台。他按照同乡介绍的地址走到榆次,找到了本村外出的一个“能人”。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品性,杨拴明幸运地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贵人——榆次鸣迁村的支书看上了“小杨”的勤勉踏实能力强,放心地把村里学校改扩建的项目,交到了他手上。也许是一路坦途引来了“妒忌”,与杨拴明合伙的那个“能人”,骗走了数万元的工程款之后,突然消失了。本着诚信重诺的理念,他建好了学校,却因欠下了周边门店的生活费用,被“困”在了榆次。最后还是鸣迁村的支书出面,找了一个改建门头的活儿,才替他解了围。

虽然前行的路途,并非一路坦途,但有了走出去的经历,谁也困不住杨拴明立志闯荡的心了。一次在省城置办年货的期间,他偶然听到同乡说起了一个工厂修建项目。他几经周折找到了负责工程的人,等来年还没过了正月十五,他就带着三十余人的队伍,前往太原,最终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超过一百万元的工程订单。过硬的质量,诚信的经营,让杨拴明很快接下了第二个订单——太原服装城项目。与以往项目不同,这个项目不仅要求质量,还要求必须在5个月内完成。这对于当时整个山西建筑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带着一股不服输的“拗劲儿”,杨拴明在接下来的5个月时间里,抓质量、抢工期,夜以继日,马不停蹄。5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商场开业,作为工程队负责人的杨拴明带领工队在太原服装城项目建设中创造了“深圳质量”“深圳速度”的奇迹,不仅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也受到了省城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

直面过往的勇气和把握未来的能力,就是岁月沉淀的真谛

从穷山沟走到大城市,从小木匠变成大老板,杨拴明的“进城”之路,像是从阡陌田野一下子踏上了高速公路。1992年,感觉走上人生巅峰的杨拴明开始有些飘飘然了。接二连三的工程项目和大把的财富积累,让他觉得“就算是上天揽月,对自己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不再一门心思扑在工程建设上的他,又开始琢磨起了“更大的事业”。

今天回想起来,杨拴明不无感慨道:如果我能够坚持在建筑行业,一直持之以恒,一定可以收获比现在更好的成绩。“但人生不能试验”,接踵而来几笔大的投资失利,就连自己的老本行建筑工程也屡屡因为经验、实力以及合作方等因素的限制,频频亮起了红灯。从未经历过的挫败感,让他一下子跌入人生低谷,最困顿的时候不仅把多年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甚至还一度外债累累。

杨拴明说,那段时间,好像自己是看不到任何光明的,就好比是一个人关起了心门,再也体会不到人间冷暖一样。躲在太原租住的房子里不敢回家的他,一天突然从梦中惊醒,跌落在了床前的镜子前。对着镜子中陌生、颓废、毫无生机的自己,杨拴明审视着,自省着,心底里突然像是划过了一道闪电:“我要重新开始。”

跌倒了不可怕,只要有爬起来的勇气就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杨拴明说到做到——他重新拜访曾经给自己介绍过业务的客户,虽然有着忐忑和不安,但现在回想起来,他从心底感恩着那些看着他从辉煌跌入谷底的朋友,在自己最困顿不堪时,仍然愿意向他伸出的援手。终于,之前合作过的老客户,给了他一份更换铝合金门窗的业务。虽然这对于之前建大厦、起高楼、搞投资的杨拴明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业务”,但他二话没说,回家叫了父亲、弟弟、本家伯父,在太原城里铺开了摊子……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人似乎只有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才明白不气馁、不后退、不自弃的真正含义。杨拴明说,直面过往的混沌,蕴含着两重深意,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太原服装城成了他的“风水宝地”,事业的转机又从这里开始。两个月工期的商业门面形象工程,交在了他手中。最终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他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而且,当项目出现管理危机的时候,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用最妥帖、安全的方式,顺利保证了项目的开业。事后,当甲方负责人得知消息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埋怨”时,杨拴明只是憨厚地笑着说:说啥也不能耽搁了商场的正常开业……自此,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事业口碑,也成了朋友眼中、客户心中“最有骨头的男人”。

2007年,杨拴明创办山西伟厦广业公司,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从不含糊,每一个项目都力求做出精品。踏实诚信,不论是对待客户,还是合作伙伴,都坦诚相对。在家乡岚县建造的楼盘第一期开售时,他没有事先与主持人沟通,“突然”登台,对着在场的意愿购房者承诺:“你们现在可以拿出手机来,把我下面的话录下来。我就是这家楼盘的开发商,我今天向大家保证,如果将来您看到的房子,有一点是和今天宣传的不一样,我心甘情愿接受大家的退房要求……”

诚信和坚持,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构筑了代表伟厦广业光荣和梦想的精品,树起了山西建筑行业的金字招牌——秀容御苑小区成为岚县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岚州花园小区成为城乡接合百姓安居家园,成为当地精准扶贫助力、政府廉租房项目、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的全县百姓脱贫致富的宜居乐园。伟厦广业集团公司先后荣获“山西省第四届优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吕梁市“五一劳动奖”、“双爱双评先进企业”、“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杨拴明是个“只要做了,就不放手”的人。他爱体育、爱唱歌,更爱书法,尤其爱写一笔空心字。他说,只要你认定了目标,就一定要有坚持到底、不做到最好不罢休的毅力。

杨拴明是个心怀感恩的人。30余年的商海沉浮,杨拴明越来越淡然。“我很幸运,在每个阶段都有无私帮助自己的恩人,所以现在的我,愿意去帮助更多的人。”2015年,杨拴明自筹资金新建了周转房50余套,装修之后免费让庄户村里的老弱病残居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我对乡亲们的好,远不及他们对我的好。”每年大年初一,他都会组织庄户村的子子孙孙,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阵势浩大的场面成了正月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足以让每一个亲历者动容。“当村子里一辈辈的后代,依次从磕头的人,转身成为了接受孩子们行礼的长者,你会发现,在我们身后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杨拴明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现象很可怕,所以,我现在把这个组织者的责任,交到了年轻人手中……”

见得到传承,才看得到未来;把握好今天,就能拴得住明天。杨拴明说,一辈子要耕好一块地,做好一件事。“虽然要做到最好很难,但只要你坚持了、努力了,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本报记者刘玲/文 实习记者姚晋丽/图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