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国际车展#
1 技术简介
铝模板+叠合板施工技术,其核心内容为高层住宅剪力墙的竖向构件采用铝合金模板的现浇结构体系,如剪力墙、梁、二次结构的门垛、过梁,均采用铝模板现浇施工;水平构件采用 PC 叠合板取代现浇顶板的结构主体施工方法,综合体现了铝模板及叠合板的性能优势,推动了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2 技术特点
2.1施工简便,质量优良
结构的竖向构件,包括剪力墙、梁、二次结构的门垛、过梁等均采用铝模板现浇施工,既避免了传统木模板混凝土成型质量差,又避免了钢模板笨重,不够灵活的缺点,顶板采用的预制叠合板工厂化生产,横平竖直,外观整洁,同时装配式施工提高了机械化施工水平,安装工艺简单。
2.2 提高效率,加快进度
采用铝模板作为现浇构件模板,模块化拼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预制叠合板工厂化生产,工业化安装,简捷快速。另外由于结构实体质量能够达到清水标准,可减少传统抹灰等工序,加快了项目进度。
2.3 减少投入,增加效益
铝模板+叠合板的建造方式减少了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培养了一批建筑产业工人,提高了工人劳动生产率,在增加工人效益的同时减少了整体人力投入,为建造方减少了人力成本。
2.4 绿色施工,节约资源
铝模相对于木模来说可重复周转的次数显著提高,节约了木材的消耗,同时叠合板在工厂中集中生产,现场安装,与现浇湿作业过程相比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整个作业过程无噪音、无粉尘、无建渣,绿色环保。
3 适用范围
剪力墙、框架结构等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
4、技术流程
4.1、施工工艺流程图
4.2 操作要点
4.2.1 竖向构件钢筋绑扎
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竖向连接,开始进行钢筋绑扎,并将门垛及构造柱等二次竖向构件的钢筋一并绑扎;剪力墙钢筋绑扎后,开始绑扎梁的钢筋,并将过梁钢筋一并绑扎。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4.2.2 竖向构件铝模板安装
1 内墙铝模板的配模高度为2900-140-5=2755mm(层高2900mm,楼板总厚为140mm,预留5mm 拆模间隙);内墙铝模板的配置由45mm 高角铝+2600mm 高标准板+110mm 接高板组成,尽可能采用标准板。
2 外墙板由2700mm 标准板+200mm 高K 板组成(内墙标准板为2600mm 高,外墙标准板为2700mm 高)。
3 在剪力墙模板顶部增设对拉螺杆,将铝模体系的螺杆道数由4 道增加到5道。并对支撑间距、支撑点距地高度、顶部接高板与标准板连接销钉间距进行了调整。与全铝模配模体系相比,该结构施工体系中铝模板体系优化点见表4-1,剪力墙及梁的配模示意图见图4-1~图4-3。
竖向构件铝模板的安装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模板清理并刷脱模剂、墙体模板组拼、安装穿墙螺杆、安装横向背楞、安装斜支撑,铝模板安装完成并检验后可进下一步工序。
4.2.3 叠合板支撑搭设
叠合板下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系统,由铝工字梁、专用托座、独立钢支柱和稳定三脚架组成,支撑系统的组成及节点见图4-4。
独立钢支柱可伸缩微调,主要用于预制构件水平结构作垂直支撑,能够承受梁板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本工程独立钢支柱的可调高度范围是2.5m~3.00m;单根支柱可承受的荷载为25KN。铝梁可采用带卡槽的工字铝,具有质量轻,刚度大,且便于固定的优点。铝梁的截面见图4 5 。
支撑系统一般布置三层,与普通钢管满樘支架相同,其原则应保证现浇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的拆模强度。
独立钢支撑的布置依据以下原则:独立钢支撑沿支撑横梁的间距依据上部荷载和横梁刚度计算确定,一般不超过 2m ;支撑横梁间距由叠合板自身刚度控制一般不超过 1.8m ;支撑横梁距叠合板两侧支座(叠合板以横梁为临时支座悬挑距离不超过 0.5m ;支撑横梁搁置方向与叠合板格构筋方向垂直。某项目的支撑布置见图 4 6 。
4.2.4
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减小因自重产生的弯矩,采用专用吊梁 进行 吊装,吊梁可采用多孔可调吊梁,吊梁见图 4 7 。
吊点一般由设计确定,长度大于4m 的叠合板一般设计 6 个吊点,吊绳长度应计算确定,保证各 吊点均匀受力, 防止开裂 。 叠合板吊点一般设置在格构筋位置,为提高吊装效率,一般采用吊钩起吊。吊装前应确定吊装顺序,一般遵循朝某一方向流水施工,前块叠合板为后块叠合板吊装提供作业面的原则;第一块叠合板吊装宜选取在角部有脚手架的位置,便于操作。
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 cm 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 20 cm 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与墙体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裂缝。
4.2.5
楼板叠合层钢筋绑扎
叠合板吊装完成后,依据楼板配筋图进行楼板叠合层钢筋绑扎,并进行管线预埋及降板处的模板安装等工作。叠合板与现浇墙连接节点见图 4 -8 、4 -9 ;叠合层钢筋绑扎见图 4 -10 。
4.2.6混凝土浇筑、拆模
按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浇筑混凝土,先浇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再浇筑梁板构件的混凝土,同时留置拆模试块。为了保证楼面混凝土的平整度, 在叠合板周边设置标高控制点,浇筑楼面混凝土时,根据标高控制点进行找平,将楼面现浇层混凝土标高控制在 5mm 之内。 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进行叠合板支撑体系及铝模板的拆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次仅用于分享学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