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江苏德立取得保温性能好的铝合金窗户专利,提升窗户的保温性能2、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建设进入快车道 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3、一扇门窗的蝶变——看“中国铝材之乡”安义如何实现产业转型
江苏德立取得保温性能好的铝合金窗户专利,提升窗户的保温性能
金融界2024年12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德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保温性能好的铝合金窗户”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084336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窗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性能好的铝合金窗户,包括窗框、窗扇,窗扇内的一侧通过铰链与窗框连接,窗框内且位于对应的窗扇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挡板;窗扇包括固定窗框,固定窗框内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玻璃本体,且固定窗框远离铰链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安装板,且固定窗框的顶部、底部且位于远离密封挡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延伸凸板。本实用新型中,当窗户关闭时,其窗扇的限位安装板的第二密封条与窗框的第二密封条紧密贴合,且窗扇的延伸凸板的第三密封条与窗框的第一密封条紧密贴合,同时窗扇与对应的密封挡板的密封防水条紧密贴合,从而可提升其窗户的密封性能的同时,可提升其窗户的保温性能与防水性能。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建设进入快车道 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来源:长城网
“日前,任丘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已正式入股门窗博览城,股权变更手续已全部完成。”11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任丘市胜利路的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项目负责人、任丘市智宏枫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兵意气风发地告诉记者。
他说,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最近喜事连连。任丘市建投公司向交易中心直接投资,持股30%,打通了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确保交易中心10栋商用楼全面开工,如期建成。
截至目前,项目1号楼全部封顶,进入安装阶段;2号楼东段外墙装饰已做完,正在安装门窗。10号楼门窗已安装完毕,完全具备交房条件;9号楼主体已完工。预计到2025年10月将全部竣工。
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项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洪杰摄
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项目,占地面积800余亩、总投资25.6亿元。项目主要包括: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览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等五大板块,门窗交易区占地120亩,总建筑1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门窗交易基地,将进一步促进门窗幕墙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任丘市门窗幕墙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为推进门窗城顺利建设,任丘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尚亮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为门窗城建设保驾护航。项目周边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口主要道路胜利路拓宽至双向四车道工程已纳入规划,为门窗博览城商家入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条件。
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项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洪杰摄
据介绍,在门窗博览城周围原来有3趟高压线路影响着项目建设的安全,为此,任丘市想方设法解难题。截至目前,项目东侧的两条高压线已落地,西侧的超高压迁改方案也已经敲定,春节前将完成迁改。在通过园区段,建铁塔增高至38米以上,建设项目附近的燃气管道已改线等等这些都为加快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
在任丘市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已纳入河北省重点产业提升计划,入选沧州“18+7”特色产业集群。任丘市建材装饰行业商会会长周光源表示,可以预见,门窗博览城开启了任丘门窗行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将是任丘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周光源介绍,任丘市是我国北方较大铝型材及建筑门窗生产基地。门窗产业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产品包括建筑铝材、门窗幕墙、铝合金百叶窗、卷帘门、防火卷帘门、翻板车库门、钛镁铝合金、工业提升门、防火门、防盗门、肯德基门、门窗幕墙配套件等产品。
任丘拥有建筑门窗幕墙及相关配套企业3000余家。自2016年以来,任丘市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性建筑门窗幕墙博览会。连续几届门窗博览会受地点不固定、场所简陋等因素限制,亟需一个固定的、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大型门窗交易展示的平台,来提升任丘门窗产业形象,中国(任丘)门窗博览城项目应运而生。
“希望通过任丘门窗博览城的建设投用,为门窗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建筑门窗向高端工业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为任丘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周光源说。(记者郭洪杰)
一扇门窗的蝶变——看“中国铝材之乡”安义如何实现产业转型
一个个块状特色产业,在江西经济地理版图上犹如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拼成江西新型工业化的绚丽图景。
安义铝型材产业,就是最闪耀的“马赛克”之一:全县超过一半人口从事铝型材加工、销售,掌握全国约70%的销售市场份额;本县并不生产一块铝锭,却成为民用铝型材全国第二大生产基地……创造出了“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奇迹。
近年来,安义县聚焦铝型材首位产业,引导遍布全国的16万“建材大军”返乡创业,以创新为驱动力,加快推动民用型材向高端智慧门窗和工业型材转型升级。一场“草根产业”蝶变的大戏,正在精彩演绎——向着铝型材产业千亿目标迈进。
安义这扇“门窗”,正展示出一幅幅转型升级的“美景”。
由散转聚 近千名门窗老板回乡创业
今年春节后,刘金根没有像往年一样回到创业多年的北京。他选择留在家乡,在安义县工业园区创办了一家高端门窗生产企业。
2月12日,像众多“门窗老板”一样,刘金根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安义县选择每年春节元宵期间举办“铝博会”,就是想让回乡过年的“门窗老板”感受家门口的创业氛围和家乡人的殷切期望。
事实证明,为期4天的展会,更坚定了刘金根留下来的信心——400多家铝型材、门窗制造企业及五金配件、门窗设备生产商参展,在这个全国第二大铝门窗行业专业展会上展示产品、相互交流,开幕首日参展人数就达到16万人次,实现交易额2.77亿元。今年首次参展的刘金根,收获了10多张订单,订单额接近100万元。“这充分说明了安义在全国门窗行业的影响力,今年我们力争销售额达到3500万元。”他说,“回来后心里更加有底气、更加踏实了。”他认为,这两年,安义门窗产业链日渐完善,从一根型材、一块玻璃到一滴胶水,再到一扇成品门窗,全部能够就地完成低成本配套,这是许多地方比不了的优势。
在有“江西小温州”之称的安义县,有16万人像刘金根一样,在全国各地从事铝型材加工、销售,占全国70%的销售市场份额。
如何把安义人掌握的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10年来,安义县持续因势利导推进“三回工程”,向外出做门窗生意的安义人发出“资金回流、人才回归、创业回乡”的号召,并在企业融资、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3年前,在上海闯荡20年的凌华斌,把企业搬回了安义。对于他而言,回归,既是乡情感召,也是理性抉择。
“在上海,一平方米厂房的月租金是40元,在安义只要10元,光这一项每年就可以降低成本300万元。”凌华斌说,去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铝合金门窗、阳光房产品出口到了加拿大、英国、越南等国家。
同时,为了帮助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安义县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以政府出资的方式,连续三年组织企业赴广州参加全国铝门窗幕墙新产品博览会,并带领企业开拓非洲、欧洲市场。
安义县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熊振强说,16万“建材大军”,是安义铝型材产业最核心的资源,这是其他地方复制不了的优势。近年来,安义已经吸引了近千名“门窗老板”回乡创业,工业园区现有各类建材企业147家,年产能160万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年产值196亿元。
由旧转新 站在化蛹成蝶的“风口”
在这个技术驱动变革的时代,门窗的功能被重新定义:不再仅仅满足于遮风挡雨、采光通风,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这让经历过野蛮生长、品尝过成长阵痛的安义门窗,站在了化蛹成蝶的“风口”。
在第六届中国(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上,安义本土企业佰洛斯展出的一款“黑科技”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参展商的赞叹:把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植入到了阳光房的玻璃中。“个性化、智能化是门窗产业的发展方向。”该公司董事长胡优说,目前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准备把VR、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门窗融合,从传统门窗的“红海”进入智慧门窗的“蓝海”。
回想10年前第一次到安义看到的情形,上海市“门窗专家”、安义县门窗产业顾问唐东一感慨万千。当时,“安义有全国县域最庞大的门窗从业群体,做的却是全国最低端、卖的也是最便宜的产品。”大家对门窗的认识也非常浅薄,“觉得门窗就是一个铝合金框、一块玻璃,不去关心技术、品质,能赚钱就可以。”
“20年前,温州皮鞋是地摊货的代名词,如今已经出口到了意大利。德国是制造业的高地,安义门窗如果能够出口到德国,那说明我们真正蜕变成了一个创新产业。”唐东一说。
这个时间需要多久?“最快5年就能实现。”
唐东一的乐观,来自安义企业家迸发出的创新激情。如今与许多安义“草根老板”交流时,5G、VR、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科技热词不时从他们嘴里蹦出,这让他看到了安义门窗产业变革的力量。在本届展会上,展出的高新、节能、智能门窗产品占比超过70%。
唐东一的乐观,也从当地政府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决心上来。
安义门窗告别“小散乱”走向“高大上”,最大的难点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为此,安义县下大力气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开办安义门窗学校,成立门窗检测中心和门窗研发中心,聚合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唐东一正在忙着筹备安义门窗产业历史上的一款基于互联网思维开发的颠覆性产品——“安义一号”节能、隔音高性能断桥铝门窗的产业化。
去年4月,安义门窗工业研发设计中心借用“外脑”,邀请国内近百位门窗专家参与“安义一号”研发,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首次应用到这款产品上。北京市“门窗专家”余昌浪评价道:“这些年门窗品种纷繁迭出,但这款新产品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至少在未来三五年内难以比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及显著的经济效应。”
作为项目发起人的唐东一解释说,之所以要以安义门窗行业协会的名义牵头做研发,就是为了破解当前安义门窗行业存在的创新壁垒,希望打造出一款技术通用的产品,把门窗构件的配合和工艺等技术难题提前解决了,为那些不具备技术条件又想做好产品的企业减少试错的机会,共同提升安义门窗的品质。据了解,由安义门窗工业研发设计中心邀请国内近百位专家,用互联网思维开发的颠覆性产品——“安义一号”门窗即将产业化。“安义的门窗企业都可以采取合作方式使用各项技术,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创新的试错成本。”唐东一说,这就是政府搭建创新平台所发挥的功能。
在安义县工业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达500亩的安义门窗特色小镇正在规划之中。以智能门窗产业发展为核心,准备引进约30个高端门窗产业项目,构建高端门窗产业生态圈。到2022年,安义高端智能门窗年产量将由目前的500万平方米提升至1500万平方米。届时,安义铝型材产业将实现从“卖棉花”“卖服装”到“卖时装”的蜕变。
由弱转强 尽快实现千亿产业梦
建材产业从年营业收入96亿元到去年的196亿元,安义县用了5年时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尽快跃上千亿级产业台阶,是安义县追求的目标。
刚刚过去的2018年,金鑫发铝业有限公司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产值突破10亿元。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百亿企业,引领安义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公司董事长王春华踌躇满志:今年准备投入10亿元实施扩产计划,深耕工业铝型材领域,筹建院士工作站,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成为航空航天铝型材供应商。
王春华吃下了“定心丸”:“园区将优先解决我们200亩扩产用地指标。”目前,金鑫发是安义铝型材产业亩均效益最高的企业,占地面积80亩,实现4.5万吨铝型材的年产量,每亩产生的税收超过8万元。
安义铝型材产业规模盛名之下,知名品牌、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不足,有人形象喻之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
唐东一认为,“草根经济”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引领,才能转型升级为现代产业集群。从广东佛山、山东临朐等国内重要铝型材产业基地发展经验来看,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安义铝型材产业,当下最缺的就是龙头企业这个“少数关键”。
“让金鑫发这样量级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是安义的当务之急。”熊振强说,安义县委、县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铝型材产业发展软肋所在:作为典型的“草根产业”,安义铝型材产业既有快、灵、活的优势,也存在低、小、散的弊病。如何突破成长的“天花板”?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让“草根经济”变为“榕树经济”。
2月2日,安义县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王春华在会上直言:安义铝型材及门窗产业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带动、缺乏高端人才科技支撑、缺乏政府对转型升级的系统引导。
就在这次会上,王春华看到了政府培育“领头羊”的决心:即将出台系列举措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对园区建材骨干企业,扩大再生产供地优先保障、产业资金优先安排,对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予以奖励……
熊振强表示,安义将采取培育与引进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实施龙头引领战略,今年计划在工业园区选择2至3家骨干企业集中予以扶持,在两三年内培育一批产值过20亿元、30亿元、50亿元乃至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引领安义建材产业集群步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同时,瞄准国内铝型材行业和门窗行业前10强企业精准招大引强,力争今年引进2至3家30亿元以上的知名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