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2020版《铝合金门窗》国家新标准简要解读2、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更新要点3、铝及铝合金的8大系列编号,瞬间成为铝专家
2020版《铝合金门窗》国家新标准简要解读
2020年3月31日,铝合金门窗最新国家标准发布,并于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天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六大核心变化!
“分类术语变化”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此次新国标《GB/T 8478-2020 铝合金门窗》给出了大量新术语和定义。
△ 图片来源网络
门窗性能细分,厘清了保温、隔热性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性能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实现建筑门窗的节能减排。
门、窗的主要性能类型及代号
△ 图片来源网络
“基本性能变化”
门窗五性作为检验品质重要因素,在新标准《GB/T 8478-2020 铝合金门窗》里也有了更高要求。
△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恶劣气候时有发生,门窗坠落事件屡见不鲜,对门窗力学性能考验越来越大。新国标在窗的力学性能方面,增加了“耐垂直荷载性能”等六项检验项,确保门窗在实际使用中坚固耐用,可应对更多突发情况。
窗的力学性能项目 (黄色为新增项目)
△ 图片来源网络
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分级表(单位为万次)
△ 图片来源网络
“铝合金材料要求变化”
铝合金是门窗主要型材,不同壁厚、不同金属含量对产品性能有直接影响。新国标对铝合金型材要求也有所改变,这也是众多铝型材厂家关注的重点。
△ 图片来源网络
外门壁厚由2.0mm提高到2.2mm;外窗壁厚由1.4mm提高到了为1.8mm,提升幅度达21.4%。
“构造要求变化”
新国标对门窗的构造也有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性能上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连接的安全性、防脱落、防夹手等方面。
△ 图片来源网络
“加工精度要求变化”
门窗品质需要依靠加工和施工来实现。此次新国标对门窗的加工和装配中允许出现的偏差提出了新要求。
门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偏差(增加了“对角线尺寸差”)
△ 图片来源网络
“耐火型门窗新要求”
耐火型门窗用玻璃应符合GB/T 31433的规定,其耐火完整性不应小于30min。
耐火型门窗用密封胶应采用符合GB/T 24267规定的阻燃密封胶,耐火完整性不小于1.0h,耐火型门窗要求室内外侧耐火时,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30 min;步行街临街的一面有窗户时,需要耐火窗,有门时需要防火门,有玻璃墙时需要防火玻璃;当采用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当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 图片来源网络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更新要点
近日,2020年第4号中国国家标准正式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186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国家标准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该标准将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GB/T 8478-2008《铝合金门窗》。
此次标准修订对于标准适用范围、门窗材料要求、门窗基础性能要求、门窗构造细节要求、模数化尺寸规范、门窗产品标记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善,全面提高了标准水平,可以说此次国家标准GB/T 8478-2020 《铝合金门窗》的正式发布是我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的又一个里程碑。
此次修订与GB/T8478-2008年版相比,有较多的技术变化,主要提高了门窗主型材壁厚要求,增加了中空玻璃构造及厚度尺寸偏差的要求和门窗产品二维码要求,提高了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保温性能和隔声性能以及反复启闭耐久性等主要性能的要求,全面提高了标准的水平。同时,还提出了一些主要修改和建议,如取消了原第3.4条太阳的热系数术语和定义等。
即将实施的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与GB/T 8478-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使用范围,明确本标准不适用于防爆门窗,同时删除了部分参照使用条件(见第1章);
删除了门窗“遮阳性能、遮阳系数、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3.2、3.3、3.7);
增加了“门窗保温性能” “门窗隔热性能” “普通型门窗” “隔声型门窗” “保温型门窗” “隔热型门窗” “保温隔热型门窗” “耐火型门窗” “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 的术语和定义(见3.2~3.10);
解读:本标准中采用隔热性能取代原遮阳性能,门窗隔热性能在现行标准中尚无术语及定义。由于门窗的冬季断热保温与夏季遮阳隔热很容易混淆,为便于对比说明便于理解,故同时增加门窗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术语及定义。
新制定的行业标准JC/T 2304-2015 《建筑用保温隔热玻璃技术条件》也将建筑玻璃分为保温型玻璃、隔热型玻璃、保温隔热型玻璃。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门窗的要求给出了”门窗耐火完整性”的术语和定义,但尚无耐火型门窗的术语和定义,故本标准增加了耐火型门窗。
“反复启闭耐久性“,即是指门窗开启部分的机械耐久性,不包括门窗材料及其表面处理层在环境中的腐蚀或锈蚀耐久性。
将“门、窗按使用功能划分的类型和代号”改为“门、窗按主要性能划分的类型和代号”,将2008年版的表1和表2合并为表1,其中将“遮阳型”改为“隔热型”,并增加了“保温隔热型”和“耐火型”(见4.1.2、表1,2008年版的4.1.2、表1和表2);
将“外门窗框、扇、拼樘框等主要受力杆件所用主型材基材壁厚应经设计计算或试验确定”改为“外门窗主要受力杆件所用主型材基材壁厚公称尺寸应经设计计算和试验确定”(见5.1.2.1.1,2008年版的5.1.2.1.1);
将主型材基材最小实测壁厚的规定改为主型材基材壁厚公称尺寸及允许偏差精度等级的规定,并提高了外门窗主型材的基材壁厚要求,增加了内门窗型材基材壁厚和尺寸偏差精度等级要求;增加了有装配关系的门窗主型材基材非壁厚尺寸允许偏差要求(见5.1.2.1,2008年版的5.1.2.1);
将“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层厚度要求”改为“铝合金型材装饰面表面处理层适用范围及厚度要求,并按外门窗和内门窗分别规定表面处理层适用范围及厚度要求(见表4,2008年版的表5);
增加了外门窗中空玻璃气体层厚度和单腔中空玻璃厚度允许偏差的规定(见5.1.3.1);
增加了外门窗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要求(见5.1.3.3、5.1.3.4);
增加了保温型、隔热型、保温隔热型和耐火型门窗玻璃的要求(见5.1.3.3、5.1.3.4));
解读: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中空腔内的控制启闭传动的磁性材料高温下退磁失效,并防止两边框形式的中空腔内的遮阳材料刮花玻璃内表面。
增加了耐火型门窗用密封胶、密封胶条、支承块及定位块等密封及弹性材料的要求(见5.1.5.3、5.1.5.5、5.1.5.6);
增加了“规格系列”要求和单樘门窗“优先采用GB/T 30591规定的常用标准规格门、窗尺寸”要求(见5.3.1.1、5.3.1.2)(推进门窗尺寸标准化、模数化)
将“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内侧尺寸对边尺寸之差”分别改为“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尺寸”“门窗宽度、高度构造尺寸对边尺寸差”,并增加“对角线尺寸差”(见表6,2008年版的表7);
解读:根据铝合金门窗产品特点及多年来的实际情况,门窗宽、高由原来的“实体内侧尺寸”即槽口尺寸改为“实体外侧尺寸”即外形尺寸,检测时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增加“对角线尺寸差”以适应整窗、整扇出厂检测或抽检的整窗成品检测情况,有利于产品组装质量控制。
修改了抗风压性能要求,并增加了在1.5P3风压作用下主要受力杆件不应出现危机人身安全的损坏要求、”在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值P3作用下,玻璃面板的挠度允许值为其短边边长的1/60;在1.5P3风压作用下,玻璃面板不应发生破坏“的要求(见5.6.1,2008年版的5.6.1);
解读:本标准2008年版只有P3风压作用下的挠度控制要求,本标准增加了“在1.5倍P3风压作用下不应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损坏”要求是与修订后的GB/T 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相协调;
规定“在抗风压性能分级值P3作用下,玻璃面板的挠度允许值为其短边边长的1/60;在1.5P3风压作用下玻璃面板不应发生破坏”,可实现杆件、玻璃的挠度和承载力双控制,也解决了单扇固定窗(立面中无分格杆件)的抗风压性能要求与检测试验的问题。
水密性能要求增加了外门、外窗的最低要求水密性能值(外门不低于150Pa,外窗不低于250Pa)(见5.6.2);
气密性能要求增加了具有气密性能要求门窗的最低气密性能值要求(有气密性能要求的外门不低于4级,外窗不低于6级)(见5.6.3);
空气声隔声性能要求增加了隔声型门窗最低要求的隔声性能值(不小于35dB)(见5.6.4);
保温性能要求增加了保温型门窗最低要求的传热系数K值的要求{小于2.5W/(㎡·K)}(见5.6.5);
将遮阳性能及其分级(遮阳系数)改为隔热性能及其分级(太阳得热系数),并规定了隔热型门窗最低要求的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不大于0.44)(见5.6.6);
增加了耐火型门窗“耐火完整性”要求(见5.6.7);
采光性能要求增加了具有辨色要求的门窗颜色透射指数要求(不小于60)(见5.6.8);
增加了防沙尘性能要求(见5.6.9);
增加了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要求(见5.6.10);
将门“耐撞击性能”改为“耐软重物撞击性能”,适用范围由玻璃面积占门扇面积不超过50%的平开旋转类门扩展到各类开启形式的门(见5.6.11.3,2008年版的5.6.10),并在该性能试验方法中增加了门扇受撞击方向和撞击点的规定(见6.6.9.2);
解读:本标准2008版该项内容基本是参照日本JIS A 4702:2000 《门》的相关内容确定的:该项性能只对玻璃占门扇面积不超过50%的平开旋转类门适用,“30 kg砂袋170mm高度落下,撞击锁闭状态的门扇把(拉)手处1次,未出现明显变形,启闭无异常,使用无障碍,除钢化玻璃外,不允许有玻璃脱落现象”。有一点不同,即日本标准中撞击后,门玻璃的破损不作为判定事项。本次修订,再次对JIS A 4702:2015 《门》对该项性能要求的制定背景的研究,以及对铝合金门耐撞击性能的实际执行情况的调研,本标准最终基于各类开启形式的门都应保证在人体撞击后的人身安全的原则,确定的门耐软重物撞击性能的要求大大严于日本标准的规定:
(1)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类开启形式的门
(2)30Kg砂袋下落高度由原来170mm一个指标,扩展到100~950mm范围的六个等级指标
(3)增加了玻璃方面的判定:“玻璃面板不应脱落,除钢化玻璃外,不允许有玻璃破坏”
(4)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确定门扇薄弱部位撞击点的具体规定。
增加了“抗扭曲变形性能、抗对角线变形性能、抗大力关闭性能、开启限位抗冲击性能、撑挡定位耐静荷载性能”等力学性能要求(见表9、表10及5.6.11.6~5.6.11.10);
解读:表9、表10,分别与表2门的开启形式品种、表3的开启形式品种相对应,根据门、窗的开启形式和使用特点确定其力学性能要求。按照铝合金门窗的窗型特点实际情况贯彻了GB/T 9158-2015《建筑门窗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将“反复启闭性能”改为“反复启闭耐久性”,并增加了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能分级要求(见5.6.12,表11);
将“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和试验顺序”修改为“试验次序”,并删除了表16(见6.7);
增加了表12“产品检验项目”,其中分别列出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所有项目及相应的抽样试件数量(见7.1.1);
修改了门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偏差检验的组批与抽样规则(见7.2.1.2);
修改了型式检验组批与抽样规则(见7.3.2);
删除了“产品合格证书”;
增加了“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质量保证书”(见8.2.1,8.2.2);
增加了“产品二维码标记”(见8.3);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B"常用密封胶条种类及适用范围"。
铝及铝合金的8大系列编号,瞬间成为铝专家
铝材的比重较轻,在成型时的回弹较小,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产品成形较复杂时,较不锈钢更易控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且目前铝材的表面处理工艺阳极氧化、拉丝、喷砂等已经很成熟,铝材在手机上的使用也非常的多。
根据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铝及铝合金的编号主要分为八个系列。
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国际牌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现常用表示方法):
1XXX 表示为99%以上的纯铝系列,如1050、1100
2XXX 表示是铝-铜合金系列,如2014
3XXX 表示是铝-锰合金系列,如3003
4XXX 表示是铝-硅合金系列,如4032
5XXX 表示是铝-镁合金系列,如5052
6XXX 表示是铝-镁-硅合金系列,如6061、6063
7XXX 表示是铝-锌合金系列 如7001
8XXX 表示是上述以外的合金体系
一系
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量最多的一个系列,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1000系列铝板根据最后两位阿拉伯数字来确定这个系列的最低含铝量,比如1050系列最后两位阿拉伯数字为50,根据国际牌号命名原则,含铝量必须达到99.5%以上方为合格产品。
一系的铝成形性、表面处理性良好,在铝合金中其耐蚀性最佳。其强度较低,纯度愈高其强度愈低。
手机上常用的到的有1050、1070、1080、1085、1100,做简单挤压成型(不做折弯),其中1050和1100可以做化学打沙、光面、雾面,法线效果,有较明显的材料纹路,着色效果好;1080和1085镜面铝常用来做亮字、雾面效果,无明显材料纹路。
一系的铝材都相对较软,主要用来做装饰件或内饰件。
二系
特点是硬度较高,但耐蚀性不佳,其中以铜原属含量最高,2000系列铝合金代表2024、2A16、 2A02。2000系列铝板的含铜量在3-5%左右。
2000系列铝棒属于航空铝材,作为构造用材使用,目前在常规工业中不常应用。
三系
3000系列铝棒是由锰元素为主要成分。3000系列铝合金代表3003、3105 、3A21为主。含量在1.0-1.5之间,是一款防锈功能较好的系列。
常用作液体产品的槽、罐,建筑加工件,建筑工具,各种灯具零部件,以及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容器与管道。成形性、溶接性、耐蚀性均良好。
四系
通常硅含量在4.5-6.0%之间,含硅量较高强度就相对较高,4000系列铝棒代表为4A01、4000系列的铝板属于含硅量较高的系列。汤流良好,凝固收缩少,属建筑用材料,机械零件,锻造用材,焊接材料; 熔点低,耐蚀性好,具有耐热、耐磨的特性。
五系
5000系列铝棒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5000系列铝合金代表5052、5005、5083、5A05系列。又可以称为铝镁合金。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在相同面积下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在常规工业中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手机上最常用的是5052,为中程度强度之最具代表性合金,耐蚀性、溶接性及成形性良好,特别是疲劳强度高,耐海水性佳,常用来做强度要求高的产品,但其着色效果较不理想,适合做喷砂工艺,不适合做化学打沙、雾面等,主要使用铸造成型的成型方式,不适合挤压成型。
六系
6000系列铝合金代表6061 主要含有镁和硅两种元素,故集中了4000系列和5000系列的优点6061是一种冷处理铝锻造产品,适用于对抗腐蚀性、氧化性要求高的应用。可使用性好,容易涂层,加工性好。
在手机上用的较多的是6061和6063,其中6061的强度高于6063,使用铸造成型,能够铸造出较为繁杂的结构,可以做带卡扣的部件,如电池盖等。
七系
主要含有锌元素,7000系列铝合金代表7075 。也属于航空系列,是铝镁锌铜合金,是可热处理合金,属于超硬铝合金,有良好的耐磨性。目前基本依靠进口,我国的生产工艺还有待提高。
八系
8000系列铝合金较为常用的为8011 属于其他系列,大部分应用为铝箔,生产铝棒方面不太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