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总书记来上海考察的杨浦区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原来是这位同济建筑系教授设计的2、上海人被搪瓷概括的一生3、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结果
总书记来上海考察的杨浦区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原来是这位同济建筑系教授设计的
城市会客厅—开放共享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2日在上海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杨浦区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并同游客、当地居民亲切交谈。
就在刚刚,同济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总书记所到所见的杨浦滨江南段杨树浦水厂栈桥、示范段、雨水花园、人人屋、绿之丘等,正是
该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教授团队历经4年多时间精心设计打磨而成的。
过去4年,秉承“向史而新”的理念,章明团队倾情投入,立志“还江于民”,改变了杨浦百姓临江不见江的状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呈现了一段有历史厚度、有城市温度、有社区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曾经高墙林立、闲人免入的生产型岸线华丽转身为开放共享、绿色人文的生活型岸线。
高桩码头间的钢栈桥及水管灯
绿之丘鸟瞰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章明教授!
他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男神”之一,曾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中国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AD100中国最有影响力建筑设计精英”等。
章明教授是同济建筑系“土著”,本、硕、博都师承于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求学期间曾公派日本短期研修,师承于日本知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总书记这次来上海,第一站就到我们团队的设计作品考察,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极大肯定,我们十分高兴,将加倍努力,为上海建成环境的再造和高品质开放共享公共空间的打造继续努力,交出更好的成绩单。”章明教授兴奋地表示。
2017年10月,章明团队主导规划设计的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贯通开放后,杨浦区在完成上海全市滨江贯通任务的基础上,再向杨浦大桥以东延伸2.7公里。2.7公里段进一步提升“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的“三带”融合,呈现国际一流滨水空间,努力打造成“世界的会客厅”。
此后,章明团队又开始了让老建筑华丽转身的征程,设计了包括“绿之丘”在内的众多建筑作品。
章明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烟草仓库,团队对其进行了点化升华,让历史和未来在这里相遇。
城市道路从绿之丘下穿越
烟草仓库是滨江复兴中对既有建筑实现转型的一例。起初,它被拆除的命运似乎难以逆转。 一方面,由于烟草仓库的庞大体量占据了江边 60 米宽 250 米长的地带,不仅在视觉上阻断了城市与滨江的联系,也阻断了规划在这个区域新增道路的通行,另一方面,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6 层仓库有着同时期仓库建筑普遍的带型高窗、瓷砖贴面、框架结构的常见样貌。
但拆除也会引发诸多矛盾:水上职能部门用房、市政电网变电站、公共空间用户站、公共卫生间、防汛管理物资库以及滨江综合服务中心等市政及服务设施需要重新安置。通过权衡原烟草仓库建筑拆留利弊、尝试土地复合使 用以及协调滨江开放空间与城市腹地关联,实现了集市政交通、公园绿地、公共服务于一身的包容复合的城市综合体。从展览开始的一个月的效果来看,改造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和赞赏,一直是上海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据悉,章明还是2019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建筑师。主题为“造访工业遗存,相遇空间艺术”的空间艺术季,在国庆节前夕亮相杨浦滨江。本届空间艺术季以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为主展场。杨浦滨江造船、纺织、公用等产业曾繁荣活跃,被誉为“近代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百年工业文明起源之地之一。
章明介绍,此次也是杨浦滨江南段2.7公里首次对公众开放,百年工业遗迹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两个月的艺术季期间,这里的7处、12栋、7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以及数百件的工业遗存和电站辅机厂、新一棉、制皂厂、杨树浦煤气厂、杨树浦发电厂等百年工业遗迹均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杨浦滨江,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端,被称为上海滨水“东大门”,其15.5公里的滨江岸线是黄浦江沿岸五个区中最长的。杨浦滨江岸线主要分为南、中、北三段,南段从秦皇岛路到定海路,中段从定海路至翔殷路,北段从翔殷路至闸北电厂。
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黄浦江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拉开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随后的岁月里,杨树浦工业区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众多之最。至1937年,区域内已有57家外商工厂,民族工业已发展到301家,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基地。据统计,中国近代工业上海约占其中的70%,而杨浦约占上海企业比重的1/3。杨浦有中国最早的机械造纸厂,拥有最多船坞的修船厂、最早的外商纱厂、最早的工业自来水厂、远东最大毛条生产厂、中国最早综合性塑料加工厂、中国最早的纺纱厂、中国最大电站辅机专业设计制造厂、远东最大制皂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等。目前,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仍在运行中。
人人屋——杨树浦驿站
“锈带”变“秀带”从规划开始
新世纪以来,上海沿黄浦江两岸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企业搬迁势在必行,但空出大量的土地、厂房如何安置、变身进入新时代?章明团队提出了“以工业传承为核,打造生态性、生活化、智慧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滨水岸线”的设计理念,将杨浦南段滨江的开发建设视为杨浦转型发展过程中奏响的一曲交响乐,提出了“后工业、新百年——百年工业博览带、杨浦滨江进行曲”的愿景,并提出了“三带、九章、十八强音”的构想。
“三带”是指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漫步道、慢跑道和骑行道“三道”交织活力带,以原生植物和原有地貌为特征的原生景观体验带。
20世纪30年代,沿着黄浦江边在杨树浦路以南挤满了工厂、仓库和码头。因此,杨浦滨江南段有独特的条件可以形成5.5公里连续不断的工业遗存体验,且在时间秩序上也有相当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
“九章”就是对于整个杨浦南段滨江的区段划分,我们在场地遗存的特色厂区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空间处理、情绪体验、功能倾向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九个章节。
杨树浦水厂栈桥鸟瞰
焕新始于杨树浦水厂栈道
现在,从丹东路、安浦路口的转角进入杨浦滨江段的栈道,首先看到的就是曾经的全国第一——上海鱼市场,旧时的黑白影像印刻于规整的透水混凝土步道之上,形成一套独特的鱼市相册。
眼前,渔码头的铁轨上放着吊轨花车,其造型酷似码头上曾经的吊机轮脚,两端的花坛、中间的长凳,面江而坐,湿润的江风习习拂面。再走,进入响响的木栈道,奇特的路灯映入眼帘——那是输送水电的管道变来的。杨树浦水厂江面一侧550米钢木结构栈桥悬浮于水面上,栈桥以“舟桥”为理念,颇像条靠泊的大船。550米的菠萝格木材桥面上,结合江上原有的工业痕迹以及水厂的部分设施,设置了八个景点:“箱亭框景”,钢结构翻折形成箱型凉亭,成为栈桥上一个遮阳点,从一侧望去,滨江景色尽收框中,其效果如同一个相机“取景框”;木质结构的座椅从栈道上“生长”出来,座椅背后是花池,种上花草绿树,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枫池闲坐”;与英式水厂最亲密的接触发生在“回廊高台”上,栈桥这里以坡道接驳二层液铝码头,成为制高点,你迂回登高,便可一览江天。忽然,身后传来哗哗水声,原来水厂大圆柱的长“舌头”开始吐水,水流飞泄成瀑布。知情人说,能看到“小瀑布”靠的是运气,有时接连几天才有一次。再往前,栈道开始变窄,进入上海船厂滨江区域,你会看到轨道、登船梯、塔吊,凭栏望江,游目骋怀,说不定就心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喟。
保留的混凝土系缆墩与U形栈桥
穿越草海的钢栈道及傍晚休憩的游人
原生态的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钢构廊桥和凉亭
“城市的发展不是推翻重建,而应当像底片叠加,越来越丰富。”章明说。
作者:程国政 樊丽萍 图:同济大学官网编辑:樊丽萍责任编辑:姜澎
上海人被搪瓷概括的一生
星期日周刊记者 韩小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有点年纪的上海人都能从搪瓷杯上想到一段自己的经历。
不过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它忽然就销声匿迹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问:这是什么?
动不动就发一只搪瓷杯
陆家浜路地铁站位于上海的老城厢,尽管已并入黄浦多年,但老上海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南市”。
这些年,老城厢的面貌起了大变化。比如这个地铁站周边的不少老房子就被高楼替代了,地铁口则直接连通了现代化的商场。
前阵子,这家名叫“新邻生活站”的商场办了个搪瓷杯展览。两面展示墙上,挂满了一千多只搪瓷杯。
站在一旁的保安小哥说:“有好多人路过停下来拍照,不过也有年轻人没见过,问‘这是什么’。”
墙上一只只杯子看过来,可以发现上海这座城市曾经动不动就发一只搪瓷杯。
遍布全市、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厂,当然不在话下。有的工厂杯子上特别花心思地印了图案。
大多数杯子上都有一个号码,那是杯子主人的工号。在物资稀缺的年代,新进厂的工人领到一套搪瓷杯碗,也算是一种福利。
不光工厂发,小学、中专、大学、医院、酒店、电影院也发。
当个体户没单位?没关系,个体劳动者协会给你发。
假如评上“先进”、“劳动模范”,额外再发一只印有“奖”字的搪瓷杯。这样的杯子一般是舍不得用的,要带回家放进玻璃橱里展示。
搪瓷杯记录了当年各种值得纪念的时刻和场合。
建厂十周年留念?迁厂留念?发只搪瓷杯。
工业学大庆?安全生产一千天?打了年度翻身仗?产品评上名牌?发只搪瓷杯。
到普陀山疗养?退管会“乐一乐”茶座三周年?发只搪瓷杯。
庆祝“教师节”、“三八节”?更要发只搪瓷杯。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闸北区人普办和南京东路街道办分别印制了搪瓷杯。
打浦路隧道一期抢修工程竣工,为了慰劳辛苦奋战的工人们,当时也发了只搪瓷杯。
搪瓷杯可以是赠品,送礼体面过人。搪瓷杯也可以表达衷心的感谢。工作了几十年,当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号的时候,最好的纪念品自然……还是搪瓷杯。
在搪瓷杯上找到了自己的青春回忆
这些杯子的收藏者马继秋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搪瓷杯在上海竟然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继秋的职业是影视道具师,在给背景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片子布置生活场景时,常常会放上一只搪瓷杯。就这样,起先他陆陆续续攒了40只搪瓷杯。
平时,他在浦东三林老街开了一个电表博物馆。去年9月的一天,看着天气不错,他把这些搪瓷杯洗了洗,放在门口晾晒。
不一会儿,来了一对阿姨爷叔,对这堆搪瓷杯很感兴趣。凑近一看,竟然发现其中有一只来自爷叔当年工作的单位:光辉灯具厂。
“爷叔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跟我讲了他年轻时候的事情。”马继秋回忆说。
没过多久,又来了一对老夫妻,结果又是同样的场景。爷叔找到了他以前工作的集团下属单位——上海外贸仓储公司的搪瓷杯。
短短半个小时里,在游客并不多的三林老街,竟然有两对上海老夫妻在搪瓷杯上找到了自己青春时候的回忆,这让马继秋很感慨。
“我知道在七八十年代,上海制造非常辉煌,各种产品供应到全国各地。当时,上海的工厂数量特别多,背后的工人是数以百万计的。”
“这些阿姨爷叔跟我父母差不多大。我在想,上海制造的背后就是这些平凡的父辈人。”
搪瓷杯就相当于现在的名片
郑修宁今年65岁,在她的印象里,拥有一只单位里发的搪瓷杯,曾经是让上海人有荣誉感的一件事。
“因为当时发搪瓷杯的都是比较牛的单位。我的单位是民用建筑设计院,属于‘臭老九’,阿拉是没杯子的。”她说。
在那个年代,一只搪瓷杯,是它的主人属于某个集体的象征物。
郑修宁虽然没有搪瓷杯,但她有一只单位里发的搪瓷碗,上面写着“民用院059号”,也是欢喜得不得了。
“老早去同济读书,到食堂吃饭拿着这只碗,我觉得老‘扎台型’的。当时的搪瓷杯就相当于现在的名片。看一眼上面的字,就晓得侬是哪个单位的了。”她说。
郑修宁也去看了搪瓷杯的展览。尽管她不是工人,但由于搪瓷杯在上海曾经如此盛行,她发现其中有几只杯子竟然概括了她的一生。
她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图片,一一配上解说。
“这只杯子上的‘淞南’二字吸引了我。我们初中没书读,第一次离开家是到宝山的淞南公社学农,那是1971年。”
“学农回来在上耐二厂隔壁的玻璃器皿厂学工,那会儿对耐火材料很感兴趣。”
“工作后,第一次参加通风除尘设计改造项目就是上海立胎厂,在临平北路那里。现在已经拆了,造了住宅。”
“1990年左右,曾经参加过人民电器厂的改建工程。”
“纺二医院是我老公出生的医院。”
“平凉菜场是老公小时候经常买菜的地方。”
“我现在退休了,上的老年大学就在交通大学里面。”
上海,中国搪瓷工业的起源地
不光是郑修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90后以外,几乎每个上海人都能从搪瓷用品上想到一段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在幼儿园里,课间休息用迷你搪瓷杯喝过豆浆、乐口福;
家里爸爸妈妈的搪瓷杯用来装辣油、葱油、猪油,放糖醋排骨,拷桔子汽水;
工作后,在单位里领到属于自己的搪瓷杯碗;
结婚的时候,除了“三大件”,搪瓷脸盆、搪瓷痰盂罐也被看作重要的陪嫁品。
在这座城市里,搪瓷曾经如此普遍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上海,就是中国搪瓷工业的起源地。
1916年,英国人麦克利在闸北顾家湾(现中山北路、恒业路附近)开设了广大工厂,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搪瓷厂。因为搪瓷是舶来品,许多老上海人喜欢称它为“洋瓷”。
次年,中国留学生刘达三与嘉兴商人姚慕莲合资在闸北创设中华美术珐琅厂,生产面盆和杂件等搪瓷制品。这是中国人自办的上海首家搪瓷厂。
到1928年,上海最大的四家搪瓷厂铸丰、益丰、中华、兆丰的产量已占全国搪瓷制品总产量的90%以上。
彼时,搪瓷还属于“奢侈品”,装点着体面家庭的生活。比如,大户人家出身的作家张爱玲1947年在散文《中国的日夜》里就写到,自己用网袋提着“洋瓷盖碗”去菜市场买豆腐和甜面酱。
一直要到1956年,轻工业部研究制定搪瓷制品标准,才开启了日用搪瓷“家家有,人人用”的序幕。
不过郑修宁记得,下乡时买搪瓷碗、结婚时买搪瓷脸盆都需要凭票。搪瓷这样东西在生活中虽然无处不在,却不是想买就能买,让它多了一种稀缺感、珍贵感。
家里一只搪瓷杯都不剩了
前不久,马继秋遇到了一对曾经在搪瓷厂工作的老夫妻。
“那位阿姨在职时专门负责制作搪瓷杯上面的文字。她说在那个年代,工厂都会定制自己的厂杯发放给职工,所以订单量非常大,遇到十几万人的大厂订单,根本生产不过来。”
“她每天平均要制作600只杯子,最多的一天制作了1100多只,多次获得工厂年度超产奖。我给她算了一下,在她的职业生涯里,至少亲手制造了上百万只搪瓷杯。”
那么全上海的数据又是怎样的呢?
上海搪瓷工业大事记记载,1986年,上海搪瓷行业全年总产量为3.3万吨,产量、利润、出口量分别占全国搪瓷行业的20%、50%、35%。
然而这一切在90年代戛然而止了。随着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等价格更低廉、形态更丰富的材料逐步进入市场,搪瓷忽然消失匿迹了。
当马继秋准备为展览收集一千只搪瓷杯的时候,他发现真要找起来却很难找到。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那对在搪瓷厂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夫妻,家里也一只搪瓷杯都不剩了。
“这个东西连废品站都不收。”马继秋说,“搪瓷虽然是铁质的,但因为外面挂了一层釉质,没有办法直接回炉,所以很难回收再利用。”
有一天,他在离三林老街不远的凌兆新村碰到几个阿姨爷叔,问起他们家里有没有搪瓷杯。其中一位82岁的老爷叔把他带回家,打开冰箱,只见里面有一只保养得很新的搪瓷杯,上面写着“上海第二电表厂”,杯子里装着猪油。
老爷叔当场把猪油倒出来,把杯子送给了他。
“他说这只杯子他用了很多年。他或许也不舍得,但是在大家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东西。”马继秋说。
更多的时候,他只好去拆迁的地方搜罗——当人们搬离老房子的时候,象征着过去生活方式的搪瓷杯,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过去了。
话说搪瓷真的快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吗?好像也不尽然。
比如现在年轻人喜欢买一口珐琅铸铁锅。这个搪瓷和珐琅啊,用搪瓷厂老法师的话来说,就跟“番茄”、“西红柿”一样,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韩小妮
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结果
2023年静安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结果信息
2023年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辖区食品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抽检产品涉及塑料购物袋(食品级)、塑封袋、纸吸管、纸杯、纸饭盒、塑料刀叉勺、一次性食品手套、铝箔、锡箔、儿童餐具等10种日常家用类型的食品相关产品,材质主要为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本次抽检46批次,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抽查名单及结果见下表)
序号
抽查产品
商标
规格型号
受检单位
标称生产者
样品材质
检验结果
1
阿狸头型三格盘
图案
22.4×20.8×2.9(cm)/个
上海闸北南区大润发商贸有限公司
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密胺(MF)
合格
2
阿狸长方三格盘
图案
23.1×18.4×3.3(cm)/个
上海闸北南区大润发商贸有限公司
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密胺(MF)
合格
3
龙路108萌宝熊猫餐盘
/
500mL/个
上海闸北南区大润发商贸有限公司
揭阳市周顺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奥氏体型不锈钢304#
合格
4
生物系列食品密封保鲜袋中号立体款
/
160×125×0.06mm130个装/盒
上海闸北华联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宁波华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LDPE(聚乙烯(乙烯均聚物))
合格
5
野餐锡纸
逐萝+CDREAM
(8m×30cm)/盒
上海闸北华联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紫灿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铝合金8011
合格
6
烧烤铝箔盘5只装
逐萝+CDREAM
[ (22×16.5×5.2cm) ×5只装]/盒
上海闸北华联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紫灿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铝合金8011
合格
7
一次性卫生手套
柒柒九天+图形
60只/袋
上海思美凯商贸有限公司
安徽柒柒九天塑业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8
铝箔纸
/
2米/盒
上海市闸北区世博百货商店
巩义市众赢铝箔制品有限公司
8011铝箔
合格
9
食品用塑料袋(大)
/
/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辉峰文具店
桐城市信诺塑料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10
食品用塑料袋(小)
/
/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辉峰文具店
桐城市信诺塑料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11
食品包装袋
/
50×30×0.020mm/只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德秋五金经营部
上海金山三蝶塑料厂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PF-HD)
合格
12
高光不锈钢碗
华真+图案
11.5cm/只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德秋五金经营部
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华真不锈钢制品厂
不锈钢
合格
13
氩弧焊双层隔热碗
立达+图案
11.5cm/只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德秋五金经营部
潮州区彩塘厚多不锈钢制品厂
不锈钢
合格
14
“可爱可”纸杯
/
255mL 50只装/袋
上海市静安区海雅食品经营部
安徽德诚纸业有限公司
杯身植物纤维+杯内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
合格
15
纸浆模塑碗
图案
φ155mm 10枚装/袋
上海市静安区海雅食品经营部
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甘蔗纸浆
合格
16
悦好麦纸浆餐碗
/
直径155mm 500mL 10只装/袋
上海市静安区海雅食品经营部
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甘蔗纸浆
合格
17
DSI大羹(塑料勺)
/
/
上海鹏辰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商城县易越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合格
18
纸杯
/
/
上海鹏辰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临泉乐腾纸塑包装有限公司
聚乙烯(PE)淋膜纸
合格
19
塑料勺
/
24支装/袋
上海念晶贸易有限公司
佛山海卓力塑业有限公司
聚丙烯(PP)(丙烯均聚物)
合格
20
白色纸吸管(食品接触用)
/
φ6×197mm,50支/袋
上海静芮贸易有限公司
台州市佳艺清洁用品厂(普通合伙)
原浆纸
合格
21
本色弯头纸吸管
清纯
φ6×210mm/袋
上海静芮贸易有限公司
浙江俊发日用品有限公司
原生木浆纸
合格
22
优清多用卫生手套
优清
1×50只/袋
上海静芮贸易有限公司
衢州民达卫生用品厂
聚乙烯(PE)
合格
23
优清美洁铝箔家用锡纸8米装
优清
8m*30cm/盒
上海静芮贸易有限公司
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铝箔8011
合格
24
优清美洁家用铝箔大圆盘
优清
口径228mm/高41mm/盒
上海静芮贸易有限公司
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铝箔8011
合格
25
狮王密实袋S号
/
16*14cm/盒
上海环盛商业有限公司静安第六分公司
上海罗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26
佳能?密封袋(HP621C)
佳能+GLAD
178毫米×203毫米×0.05毫米×25个/盒
上海环盛商业有限公司静安第六分公司
高乐氏(广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乙烯与1-乙烯共聚物,乙烯与1-丁烯共聚物)
合格
27
SUNNAP纯色纸碗5个装
SUNNaP
650mL 5个/袋
上海环盛商业有限公司静安第六分公司
上海施狄贸易有限公司
100%纸原浆
合格
28
可弯纸吸管(食品接触用)
/
(φ6×197mm,30支)/袋
上海沪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台州市佳艺清洁用品厂(普通合伙)
原浆纸
合格
29
一次性手套
诚一日用
50只/袋
上海沪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福州翔鹰日用品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30
食品保鲜密实袋
/
(长×宽×厚 203×178×0.05mm M25个)/盒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
上海华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
合格
31
生物降解系列6.5寸叉
/
16.5cm×20只/盒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
湖州环球新亿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材料CPLA
合格
32
生物降解系列6.5寸勺
/
16.5cm×20只/盒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
湖州环球新亿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材料CPLA
合格
33
经济纸杯
/
228mL×40只/袋
上海德骥商贸有限公司
台州市三久日用品有限公司
原木浆纸、聚乙烯(PE)
合格
34
高级纸杯
/
250mL 50只装/袋
上海德骥商贸有限公司
台州市三久日用品有限公司
原生木浆纸/聚乙烯(PE)
合格
35
一次性PE卫生手套
清清美
50只/袋
上海德骥商贸有限公司
衢州民达卫生用品厂
聚乙烯(PE)
合格
36
悦好麦PE卫生手套
/
20只装/袋
上海德骥商贸有限公司
无锡市德耀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
合格
37
铝箔圆盘
/
φ15.9×3.6cm(8只装)/盒
上海德骥商贸有限公司
宁波时代铝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铝箔8011
合格
38
可可萌小食器中量餐具组
CoCome
400mL/盒
上海爱乐孩子王实业有限公司静安店
宁波隆威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奥氏体304不锈钢(06Cr19Nilo)
合格
39
哆啦A梦小食碟
五和
(φ15.4×3cm)/只
上海爱乐孩子王实业有限公司静安店
惠州五和实业有限公司
密胺树脂(MF)
合格
40
哆啦A梦造型碗
五和
(17.1×15.4×4.4cm)/只
上海爱乐孩子王实业有限公司静安店
惠州五和实业有限公司
密胺树脂(MF)
合格
41
点断式保鲜膜
/
(30cm×(30cm±1cm)总长60m/0.01mm)/卷
奥乐齐商业(上海)有限公司静安第四分公司
台州市瑞康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42
点断式保鲜袋
/
(25cm×35cm×200只)/袋
奥乐齐商业(上海)有限公司静安第四分公司
台州市瑞康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43
樱花款食品用密实袋中号(50枚入)
/
(20cm×18cm×50枚)/盒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
上海华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
合格
44
滑链密实袋L(大号)(15枚入)
/
(23.5cm×27cm×15枚)盒
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
上海华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聚乙烯(PE)(乙烯均聚物)
合格
45
ALDI HOME一次性食品级高弹性手套
/
100只(L号)/盒
奥乐齐商业(上海)有限公司静安第四分公司
厦门力迪塑胶有限公司
聚乙烯(PE)
合格
46
泉林本色纸杯
/
50只装/245mL/袋
上海华润万家超市有限公司静安店
山东弘康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纸杯原纸+聚乙烯(PE)
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