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报家门,20年驾龄,也算是老司机了吧。累积的里程超过80万公里,除了新疆,也算是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20年也算经历了汽车普及的过程,先说说蓝山之前的车吧,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蓝山的主要原因。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下面这几段了。
家里在2000年以前是一台Camry,后面换了一台Previa,都是进口的,说实话这两个老家伙(都是二手)除了油耗高点(也只是相对现在),皮实耐用舒适,简直是那个年代的顶级。
到自己出来工作了,07年买了第一台车标致307(对,就是刚国产的大嘴版),顶配但是选了1.6。法国车当年可不像现在这么颓废,虽然是扭力梁的后悬挂,但是操控一流。那个年代居然已经有定速巡航(国内顶配居然没有,还得淘宝买个手柄插上去,直接就有了),离地间隙有130,尾箱巨大,在SUV没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简直是全能神车。最大的败笔就是选了1.6(当年上面有2.0,但没有T,车还特别重),高转速发动机,用点力就上5000转,油耗相当感人(当年就差不多10个油)。对307的评价,底盘扎实,操控一流,空间大实用,舒适性一般,油耗高。这都是小事儿,主要还是前驱车在自驾的路上遇到了不少挑战(主要是烂路和雪地打滑的问题)。
第二台车是10年的奔驰SMART,1.0的自吸。本来买给老妈代步的,奈何真的很好玩,被我长期霸占。当年的smart可不是现在的吉利精灵,那可是坐得下奥尼尔的smart。虽然1.0上了高速加速到120都得15s,但是在市区里面可是无敌的存在,无论是穿街走巷还是红灯起步,且领先的笼式车身安全性也很突出(不要和现在的老头了比,smart被撞了只会滚成个球,但不会瘪),这才是精灵的精髓(对,也是法国人的设计)。虽然油耗非常非常低(不到5),但是保养是真的贵(在奔驰保养),可惜电动化之后完全失去了精髓,已经不是一台大玩具了。对smart的评价就是好玩,只适合一个人养条狗。。。
第三台车是12年置换的雪佛兰科帕奇(又是刚刚国产),2.4的自吸四驱。现在的小朋友都在讨论电动和燃油的路线之争,我们那个年代在自吸和涡轮之间也有过类似的分歧。新技术总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磨砺才有可能取代旧技术,扯远了。当年选科帕奇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女儿,市场上的7座车本来就凤毛麟角,我还多一个必须四驱的刚需。其实其他选项也就汉兰达(不过汉兰达的四驱非常非常菜,直到现在都菜),mpv还是司机的专属(也没四驱)。所以一推出就让我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入手。我买车的逻辑一定是一步到位上顶配,没办法,少的无论是功能还是配件回来迟早还得找马云。科帕奇其实和307有点像,空间大(放倒后大床),皮实耐用,底盘扎实(通用用的是专业的suv地盘,不像其他品牌通用的轿车底盘,比如途观,crv,汉兰达什么的),离地间隙超过200了,四驱虽然不强,但是应付雪地路面还凑合。最大的问题也和307类似,小马拉大车。去了两次西藏,上了高海拔自吸的劣势谁用谁懂,经常拉出车头准备爬坡超大车,结果地板油也没超过,默默缩回去。西藏回来,就开始心痒痒换有T的了
所以,14年把科帕奇置换成斯柯达的野帝(没错,又是第一年国产),这货在欧洲可是一代神车,在国内也是可以评得上史上最丑前脸的车型了.。。。1.8t顶配,瀚德第四代的四驱,背着个书包备胎,有兴趣可以翻翻图,是不是有点现在方盒子车的影子了。和野帝pk的选择就很多了,同门兄弟途观,CRV,RAV4,甚至雪佛兰创酷,标致3008都比较过。客观的说,野帝真的是被样貌耽误的好车(有没有蓝山的影子),底盘扎实,操控好,动力强,空间大(不要看样子小小的,里面空间是真的大,尤其头部空间),第二排三个独立座椅还能拆下来露营,或者干脆变成2座的货车,四驱性能一点不弱,沙地,泥地,雪地(有一次去冒着大雪去黄山,一路上看着各种bba丢人,轻松超过)。野帝也算跑的地形最多的了,也把心给跑野了,真以为自己可以跑去更野的地方
海边的野帝
这不,最野的出现了,18年置换了福特的撼路者,2.0t顶配7座四驱。又是一个第一年国产的小众车。当初和撼路者比较的对象,有路虎的发现神行(空间太小),汉兰达(加价,四驱菜),进口探险者(据说也要国产,没必要买进口),标致5008(对标致始终有情节,但车真是越来越不行,且没四驱),上汽大通D90(对,国产车开始进入视野,还很不成熟),长城H9(第一代一言难尽,一样不成熟)。最后选了撼路者,毕竟是一款全球车型,澳洲的好朋友也用着。作为硬派越野车,有大梁,有牙嵌式后锁,带地形选择的华纳四驱,离地间隙超过220,素车就足够硬。但这还不算,它还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甚至AEB,泊车辅助,甚至是个7座车!简单来说就是啥都能干(虽然啥都不太精)。撼路者绝对也是被样子丑耽误的好车啊,也算是我用的时间最长的车,开了快20万公里。
西藏的天空
当然开这么久是有原因的,新车落地3个月,就以60的速度在国道上正面撞击了一台横穿的哈弗H6。撼路者的安全性毋庸置疑,虽然气囊全爆,发动机也下沉了,但是乘员舱和人员基本没影响,就是把我给吓得够呛。也让我对H6印象深刻,它被我侧面正撞,居然翻滚了两圈又定住了,司机自己走下来啥事儿也没有。。。当时我肯定是也有点超速,因为AEB发挥作用加上我也急刹了,撞击速度仍然超过60。万幸,人都没事,虽然对方全责但车修了13万,重大事故是没法儿卖了,只好老老实实继续开。此后又开了5年啥事儿也没有。只能说撼路者真是扎实。哦,也只是大的东西扎实,小东西,比如装配啊,间隙啊,毛刺啊,就不提了,小毛病一大堆,我觉得这事儿只能怪江铃福特,做商用车的品质真是相当的粗糙。
正面撞击,相当结实,大家千万注意安全
21年的时候增加了领克02phev,也是家里的第一台触电的车(算是副车,用途和smart类似),虽然电池包只有9度。02又是个小众的车,但确实是完完全全的国产车,而且是小钢炮。第一代混动技术确实不太成熟,效能和现在没法比,充电慢,电耗高,标称51km的实际也就35~40km。不过车子很漂亮,动力也相当强(车轻,发动机又是直驱)
终于该轮到我们的正主出现了。三年的疫情,加上家里的变故,工作的变化,确实也减少了出行。到了23年,一切又回到了轨道,加上小儿子出生了,又开始心痒痒换车了。哈哈,时代确实不一样的,过往的国产品牌确实和合资/进口的品牌存在理念和技术上的差距,但现在不说反超吧,至少也不落后了。这次的选车条件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空间要大,六座(七座真不行,第三排像坐牢),一定要扎实(底盘,结构,机械素质),一定要有四驱(和越野没关系,存粹是安全。撼路者这么强的越野能力一样给我陷了n次),最后一点是暂时不会考虑纯电,毕竟我跑长途还是很奔放的(正常情况下一天跑800~1000公里),等充电太影响心情。先说说对比的选项:
理想L9/L8增程 - 这两个只试驾了L9(很多次),L8试了空间就放弃了。想要舒服只能上L9,够大。理想的车机确实做得很好,不输华为。但是底盘是真不行,空气悬挂就只能感觉到软,过弯刹车一副要跪的感觉,操控甚至不如撼路者。家里人甚至给我开晕车了,加上价格超心理预期了,纠结了一段时间放弃。
问界M7 - 除了车机,都是槽点。虽然智驾理论上很强,但是L2再强也只是L2,只能作为辅助,而作为核心的底盘,动力系统,非常平庸。内饰也不如理想高级,甚至连驾驶感受还不如理想,稍一对比就放弃了。也许后面的M9会好一些,但我相信问题还是差不多的,对于车的机械素质方面,还是需要沉淀积累的,这点理想甚至还要略好过问界的。
领克09插混 - 绝对是好车,我愿意称之为驾驶者之车。因为家里有02,所以一直对09心心念念,开过之后确实很爽,动力一流,操控一流,底盘扎实,安全性本身也是指的相信的。可惜,一坐进后排的落差太大了。空间是真的小,纵向横向都很局促,感觉家里只能有165的人才合适。按理说轴距和车长并不吃亏太多,但空间利用上面明显不足啊。另外领克的智能化也是一言难尽,别说02那个痴呆了,09也就和蓝山一个水平,和新势力差的不是一点。可以说是一个偏科比较严重的车型,完全和理想L9反着来的。
广汽ES9插混 - 性价比无敌,空间还行,比汉兰达好,和09比较类似,偏小了。问题是没有四驱,内饰感觉有点不上档次。
比亚迪唐插混 - 动力无敌,空间非常不行,唐只能5座,7座估计要等下个更大的级别才行。去看唐主要是因为越野能力出众,这家伙简直是越野界的搅屎棍,哪里都能看他大力出奇迹。性价比也不错,可惜要排队等,这个也不能忍。
福特探险者 - 探险者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动力,空间,甚至越野性能都相当不错,唯一有点可惜的就是缺少混动和智能化的发展,可以说也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另外福特的空间利用率不太行,那么大的车,里面的空间比不上途昂。
福特锐界插混 - 其实各方面都挺不错的,动力,操控,空间,油耗,不过做工一如既往的糙,底盘实际上也不如上一代的锐界扎实了,向性价比妥协,感觉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丰田汉兰达混动 - 车真的老了,空间也不占优势(虽然在这个轴距级别空间利用是最优秀的,但。。。谁还守着这个轴距啊)。本来在动力,操控,智能化也没有亮点,一代神车落幕了。
大众途昂 - 空间真的大,第三排很舒服,但也只有空间大,动力,操控,智能化,油耗都相当的一般。
坦克500插混 - 越野能力出众,各方面对比当年h9简直天翻地覆,但是没有7座,就算有肯定也是鸡肋,空间感觉还不如撼路者。
凯迪拉克XT6 - 只有48v轻混,而且那点轴距第三排非常鸡肋,没法坐人。
X5/GLE插混/Q7/XC90插混/航海家这几个放在一块说了,首先是严重超心里预算了,其次是在这个级别要么没6/7座,要么只有7座完全鸡肋。当然再往上一点的GLS还是很不错的(废话)。
纯电的蔚来ES8,奥迪的q5 etron也都试过一下。相对来说这个级别蔚来真是用心做车了,智能化,驾乘感受都显得很高级,可以说领先的。可惜纯电不适合我。
最后说说蓝山。看了上面的林林总总,大概也能猜到我的关注点:底盘扎实,安全性,驾乘感受,6座空间,四驱,也要物有所值的性价比,相对次要一点的,动力,智能驾驶(L2必须有),车机娱乐等等。其实最终用车还是要回归本质,我相信没几个人会把车当成娱乐房或者家的,哪怕我这种开长途可以一天开15个小时的,目的地也是在到达之后,而不是打算在车上过日子的。
蓝山的优点(按照对我的重要性排名)
安全性高 - 就不说什么第三排碰撞测试了,起码升起底盘看看用料,门板的用料/重量,内衬等等,无处不体现长城对安全性的重视,更何况我撞过H6的直观印象一直很深。
性价比高 - 现在落地可能不到28w,就有四驱顶配+选装包+终身保养了吧,180km的续航还要啥自行车呢
空间大 - 第三排我176长时间乘坐很舒适,行李箱依然可以放下全家人的行李,扶手箱够大,杯架下面还有个储物空间非常能装
乘坐舒适 - 全三排空间宽敞,全座椅加热,前两排通风+按摩+脚托,双层玻璃,遮阳帘,全景天窗可开启,音响效果。。。反正和L9/ES8比各有所长,比GLE之流明显强不少
驾控感受,虽然是麦弗逊的前悬,但是支撑到位,转向精准,软中带韧。动力超出预期非常多,无论是低速起步还是高速120后的再加速,推背感线性而直接。当然纯电和插混的几个车动力都过剩的,这点上感受差不多。至于亏电的情况下,我的感受是比撼路者那2.0t的强多了,其他的没比较就不发言了。对于家用来说,非常够用了。
智能驾驶 - 这里说的是智驾不是车机,车机留着下面骂。之前就知道毫末是长城的,但蓝山的智驾还是惊艳了我的,无论是高速NOA还是常规的ICC,稳定可靠,预期可控,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期待。至少在L2阶段竞品并没有超越太多的表现。那些吹嘘城市无图NOA之类的,怕是没经受过小电驴的疯狂,有我也不敢用啊。虽然智驾的时候强制要开驾驶员监控且不可关闭很想让人吐槽,但这也是负责任的设置。
油耗 - 市区基本用电(家里有桩),高速基本用油。对我来说3吨的整备质量综合油耗不到8,简直惊为天人了。要知道2.5吨的撼路者油耗可是11.5~12呢。不要太介意什么亏点油耗,我一箱油来回广州和桂林(单程650km左右),电是不会跑完的。换句话说,除非强制先把电用完了,否则正常是不会跑亏电的。试了几种模式之后,我基本都用最懒的智能混动,要不油箱里面屯太久油也不健康。
优点说完,自然要开始吐槽了,同样按照优先顺序来
车机车机车机 - 这个车机充分体现了工科死脑经,包括最近ota准备上的技能局什么的,全是指令流,严格的层级。。。我就想知道为啥不给这帮工程师配几个文科小姐姐?开机慢,反应慢这些习惯了也就算了,问题是很多基本常用的功能都藏在2级甚至3级菜单里,开着车谁点的到啊?这个问题在领克车机也存在,或者说在传统车企的车机上都有这个问题。新势力的车机和交互明显是有代差的。期待随着用户反馈和OTA,长城能够持续进步,不要被这种体验扣分
剩下一堆的小问题,都属于设计问题,截止231231的问题,也许下次ota会优化:
方向盘调节音量经常瞎调导航音量和多媒体音量,全看缘分(导航后台播报也算导航的)
主驾驶头顶上扶手没了,只有一个坑,要不你给装个眼镜收纳盒也成啊?
没眼镜收纳盒…淘宝买了一个还只有植绒面的,和车顶有点不搭
前排没有点烟器口,不方便
空调口貌似高端实则非常不人性化,触摸控制电动调节,完全无法盲操
转向灯回正逻辑不自然,切完1条车道不可能回正,只有切2条车道那种才回正
无线充电经常断充,就听提示音来回响
后排空调锁每次启动要重新锁
仪表盘背景没啥设置,要么导航,要么傻傻的远山
前两排明明支持大床,却只能手动一个一个调
能耗计算很糙,虽然挺准,但结果还得自己小本本算钱
APP太少,不算缺点的缺点
二排按摩太弱基本感觉不到
小桌板应该给两边都配上,毕竟左侧很多时候是儿童座椅
你看,全都是小问题,都属于是能忍又不舒服的小问题,希望长城能多关注
总的来说,蓝山是一台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和定位的好车,综合的性能绝对对得起定价,至于加上折扣那就更是满满的诚意。
蓝山虽然卖的并不好,我买的车基本都是输在外观和营销上的。但扎扎实实的好车,自己用自己爽就是了。再说了,外观我自己也看不见,丑也是丑人家(里面可不丑)
与各位蓝山车主共勉,希望通过后续的OTA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