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407 篇 原 创 主 文-
每一座城市都相信自己独一无二,这是一个朴素的事实。但如果蒙上你的眼睛,随机将你放到某个城市里,你可能无法准确说出它的名字。
不过,在
满洲里
可以。无论是那显眼的国门,还是夜间璀璨的灯火,都是它引人注目的标识。
满洲里市位置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但对于居住在满洲里的石铭(化名)而言,这座城市显得冷清。从11月27日选择封城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做了13次核酸。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聚焦下这座悲催的边城。
一、中国最亮的边界
满洲里
是一个打开中国地图,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准确位置的城市。因为它的面积只有732平方公里,在众多县级市里,显得有些“娇小”。
其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丘陵为主,地处
呼伦贝尔高原
与
大兴安岭
边缘过渡带,境内主要河流为海拉尔河与新开河。
海拉尔河
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经满洲里时,因
阿巴该图山
阻拦,转向东北,成为
额尔古纳
河
,
是黑龙江的正源;
新开河
又称达兰鄂罗木河,为
呼伦湖
水系注入额尔古纳河的纽带。
满洲里市地形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满洲里北接
俄罗斯
,西临
蒙古国
,南濒呼伦湖,东依大兴安岭。因地理位置无比优越,成了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是中、俄、蒙三国的交流通道之一,“一带一路”上的明珠口岸。
中俄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其体量之大,众所周知,又因一超独霸的美国,令中俄两国往来日益密切。
满洲里的中国国门,摄影@VIP读者·秋来秋去.
满洲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了中俄两国贸易65%、内蒙古对俄出口80%的陆路运输任务。
这么一个“小小”的满洲里,却在百年建城史里,历经俄日中三国的更迭,这对于其他动辄建城千年的城市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关于满洲里的过去,还得从列强刨清政府
“祖坟”
开始说起。
二、火车拉来的城市
19世纪末,沙俄摆了“
黄俄罗斯计划”、“西伯利亚大铁路”
方案在桌面上,其目的是为了鲸吞中国领土,并将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设为
满洲里亚。
但苦于没有借口,这些计划成了摆设。只能偷派人员过来中国,以旅游经商之名,行勘察地势之实,将中国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查了一个明白。
“黄俄罗斯计划”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这些资源就像是邻居家的烟熏香肠,能闻到味,却不能吃,直教沙俄内心痒痒。
彼时,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日本在《
马关条约》
里狮口大开,欲侵吞中国东北。
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文原本
东北向来就是清政府的“
龙兴之地”。
在百姓眼里,这地方就像清政府的“祖坟”,日本准备把它给刨了,清政府能不准备搏命吗?
在中日之间,沙俄找到了侵略的借口——联合德法两国,以帮助清政府的“救星”姿态,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并借给清政府一亿两白银,以偿还对日本的赔偿。
这几招下来,沙俄不仅免去了日本盘踞东北的威胁,也直接刷满了清政府的好感度,导致后面中俄签署《
中俄密约》
没有多少阻碍——沙俄要走了在东北的铁路权,并在第一时间建立“中东铁路”第一站:
满洲里站。
中东铁路线路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火车站的建立,吸引了俄罗斯人的大量涌入,令满洲里快速从车站往城市过渡。这也让它有了一个独特的标签:
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如今,面对这个与中国边境线交织最长的国家-
俄罗斯,
中国人总是说不清楚对它的感觉。
它既是贪得无厌的北极熊,又是抗击法西斯的英雄;它既让外蒙古独立、割据海参崴,又是可敬的苏联老大哥;他们的套娃文化、建筑风格风靡世界,残存各地,连满洲里都深受影响。
俄罗斯独特的洋葱顶建筑风格,摄影@Michael Parulava
三、悲催又乐观的满洲里
因经历过沙俄长期占据,满洲里留存的历史遗迹里大多数是俄式风格,加上这是口岸城市,对应俄罗斯的
扎拜卡利斯基区,
所以满洲里成了俄罗斯人来中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满洲里的俄式建筑,摄影@VIP读者·格桑花开-摄格格
但由于目前俄罗斯国内防疫形势严峻,满洲里又与俄罗斯山水相连,防疫压力成倍上升,导致近期新增确诊病例数触目惊心。
从11月27日至12月11日,短短半个月,满洲里市已经累计确诊524例。
如此巨大的防疫压力下,满洲里只能选择
封城
,这座16万常住人口的城市,瞬间被摁住了暂停键。
防控期间,志愿者为居民运送物资,来源@新华社
石铭所在的小区被定为管控区域,属非必要不外出原则,但实际上最多只能在小区里散步,无法离开小区。
每天的日常便是按照通知,前往小区核酸检测区域排队进行核酸检测,他说:“满洲里之前也有过两三次,这次形势严峻不少。”
满洲里防控期间,乐观的市民,来源@央视新闻
虽然作为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之一,但满洲里却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因此在第一时间,全国多个医院纷纷派出医疗队出征满洲里,只为全力遏制疫情。
所幸,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满洲里的疫情防控形势也明显好转,新增本土病例来到了个位数。
截止12月14日0时-14时,满洲里市新增确诊病例2例。
这意味着在本轮疫情中,满洲里终于迎来了
拐点,
战役防控迎来了曙光。
接受记者采访的内蒙古卫健委主任许宏智表示:满洲里疫情迎来拐点
相比起因疫情而走进人民眼里,满洲里或许更愿意将“疫情”换成“风景人文”。这里不仅有冬黄夏绿的
草场
、世界最大的
俄罗斯套娃
,也有风格迥异的
百年火车站
、独特的
满洲里饭店
。
满洲里饭店,前身为1904年的尼基金旅馆
若立于满洲里高处,迎着西伯利亚莽原吹来的冷风,便可一览中俄蒙三国的边境风光。运气好些,还能见到从远处驶来的火车,它们将在口岸处换上标准轨的轮子,才能驶入中国。
满洲里中俄交界区域,摄影@VIP读者·秋来秋去.
每逢节日,
蒙古族、俄罗斯族
的同胞都会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街头上、在草原上、在各个地方成为绝对的C位。
这里有色彩鲜艳的俄式洋葱顶、欧式风格建筑物,也有能跟你说一口流利东北话的“战斗民族”,当你讶异时,他们会表示:他们是俄罗斯族人,是中国人。
满洲里的夜色,来源@图虫创意
满洲里就是这样一座充满惊喜,又令人感到温暖的城市。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里的人们也依旧等待疫情过后游客的到来,届时,他们会站在灯火辉煌的街口,再送上真挚的笑容,并说:
“欢迎来到满洲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及满洲里的灯火辉煌,因疫情而悲催的满洲里定会重新回归车水马龙。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驾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自驾地理,对话框回复“入群”进入自驾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