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写作训练营#
有一只生产汽车塑料零部件的企业,顺利的实现了新股的发行,但是它的发行价格高达53.27元,更加有意思的是,它的发行的市盈率要远远超过二级市场上平均市盈率20倍,发行的市盈率高达35.30倍。
这样一个品种上市,第一个交易日就出现了大幅度的破发,与发行价格相比较,破发的幅度高达15.2%,每中一签亏损的金额达到4000元左右。
中签如中刀,刀刀见血。
可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发行费用竟然超过1.4亿元,高达1.48亿元,而且占募集资金总额接近10%,募集资金的总额超过十个亿,高达11.8亿元。
在市场上的发行量是2501万股,发行的总市值超过13亿元,达到了13.3亿元。
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发行的价格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之下,仍然有大量的申购者持续的申购,申购的倍数竟然超过6600倍,达到了6694倍之多,中签率仍然相对的比较低,可是也有53万股的股份,在中签之后放弃认购。
这个开盘就破发,而且破发的幅度超过15%的品种叫什么名字呢?
他的名字叫溯联股份。
他的主营业务是汽车用流体管路及其汽车塑料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及其销售。
是一个相对标准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而且是以生产汽车塑料件为主体的企业。
从企业经营业绩的构成来看,汽车流体管路及其总成产品的营业收入是7.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百分之89,达到了百分之89点三。
汽车流体控制件及其紧固件产品的营业收入是680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8.1%。
从他销售的区域来看,有三个地区销售的收入超过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0%,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是3.6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百分之43。
西南地区销售收入是1.8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百分之22。
华东地区的营业收入是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20%。华中地区销售的收入是602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7.09%。
从主要的财务指标来看,在冲刺上市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最近两年之内,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大幅度的增长,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是7.25亿元,同比增长的比例超过百分之24,达到了百分24点07。
2022年在上一个年度增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长,增长的比例是百分之17,营业总收入达到了8.49亿元。
而企业的经营利润增长的幅度相对的比较大,无论是2021年还是2022年,增长的比例都要大大超过他营业总收入增长的比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2021年的净利润是1.1亿元,同比增长的比例是百分之26点五。2022年增长的比例高达百分之38点六。它的利润是1.53亿元。
但是,在已经确定性上市之后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增长的幅度是5.9%,实现的利润是3058万元。
企业资产负债的比例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2021年资产负债的比例是百分之39点九,2022年资产负债的比例是百分之37点三。
他的每股净资产一直保持相对的良好,2021年,每股净资产是6.23元,到了2022年,它的每股净资产增长到8.27元。
就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情况来看,也相对的良好,2021年,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11.60元,2022年每股净现金流量是1.62元,通常情况下,作为制造业企业的品种,它的每股净现金流量保持在1.00元以上,表明企业资金周转的情况相对的良好。
但是,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指标相对的偏弱,流动比例一直保持在1.77左右,速动比例一直保持在1.15左右,而且呈现出阶段性,略有下降的状态。
作为一个刚刚上市的品种,它的每股未分配利润相对的较高,2021年,每股未分配利润是3.84元,2022年,每股未分配的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上升到5.25元。
但是每股资本公积金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在最近两年之内一直稳定在1.02元左右。
总体上来看,他是一个相对标准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且偏重于汽车塑料零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和销售,应该说是一个相对标准的传统的企业。
但是这样一个企业,它的发行的市盈率为什么会出35倍,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呢?
他不仅远远高于二级市场平均20倍左右的市盈率,而且远远高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平均25倍的市盈。
更加有意思的是股票发行的价格高达53元以上,一个普通的企业,一次性的募集资金总额竟然超过11亿元,高达11.84亿元。
相应的,发行的费用也接近1.5亿。
可是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的品种出现了上市就破发,而且第一个交易日破发的幅度就超达到15%以上。
通常情况下,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的股票,在上市之后会出现持续性的下跌,大幅度的下跌,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10%,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30%,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50%,也有的下跌的幅度超过60%,超过80%的品种也不在少数。
而且下跌的时间相对的比较长,有的下跌超过两个月,超过五个月,超过八个月,超过12个月,超过20个月,有的超过两年,三年,有的下跌超过四年,有的下跌甚至超过七年的时间。
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之后留给二级市场的是一地鸡毛。
而在发行的过程之中,相应的机构和单位赚的盆满钵满。
然后拍屁股走人,留给市场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留给市场的是一个股价高高在上的,没有投资价值,更没有相应的投机价值,而不愿意参与的较烂的品种。
面对于这种情况,你是怎么看的呢?
你又会怎么做呢?
#今日头条热榜#
#股市分析#
#股市行情#
#鸿博股份#
#深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