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再谈香港安盛投连险亏损事件香港安盛101基金

频道:NFT 日期: 浏览:0

01

最近“香港安盛保险”事件持续的在刷屏,各种文章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的说清楚事件本身,前几天小编也写过一篇,切入点是投连险有风险,不要因为一件事否定港险,今天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大家讲一下个事件。

因为要揭露一些销售规则,可能会让多买过这类产品的人很不舒服,也会成为很多卖这类产品的业务人员的敌人,但是大家有权利了解真相。

小编从几个角度来说背景,最后再说事件本身。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尽量不用太多专业名词,所以可能不够严谨。

第一:投资连结保险是好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的占保险公司的销售比例还是很高的。客户委托保险公司的专业专家团队去帮自己投资,风险相对来讲更低一些。

第二:出事的投连产品业界俗称“105全球基金”,它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101全球基金”。之所以叫105全球基金,是如果客户身故,保险公司除了付客户账户价值外,另外多支付5%的钱。

保险公司有一个基金池,遍布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基金,客户投入到保险公司的钱,都被用去买这些基金,中间可以随意调换基金,没有手续费。

香港的保险公司开发出来这个产品,自己的团队是不销售的,全部委托给有资质的经纪公司销售。钱是进的保险公司账户,但是具体买什么基金保险公司是不管的。保险经纪公司有专门的投资部门帮客户配置基金,或者和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帮客户配置基金并定期调整基金组合,比如3个月调整一次或者6个月调整一次。

保险公司赚的钱,是账户管理费。投连险所有的风险客户自担,保险公司是稳赚不赔的,管理的资产越大,保险公司能够收到的管理费越多。

第三:产品销售背景。现在大家一说港险,主要是友邦和英国保诚,很少听到法国安盛,但是在2016年前“101全球基金”疯狂的时候,最牛B的是法国安盛。之所以101换成了105,是因为101因为销售问题产生大量的投诉,被香港保监局叫停,之后才出来了105。

02

101的投诉是怎么产生的呢?

作为一款投资连结产品,最长供款年限一般是25年,不同的公司还有最短供款年限,最少的是18个月,一般是24个月。保险公司允许客户供款超过最短供款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暂停或者减少供款数额,等财务情况好转再恢复到原来的供款水平,这本来是提供给客户一个便利,但是这个规则被部分该死的销售给恶意利用了。

经纪公司帮保险公司找客户,保险公司会给经纪公司佣金。佣金的计算方式是按照客户签约承诺供款年限来计算的。

比如客户甲购买101,计划供款5年,就跟保险公司签订一份5年的合同,每年供款10万元,5年供款50万即可。假设保险公司的佣金系数是5%,则这一单经纪公司的佣金是5%*5*100000=20000元,分两年拿完。

比如客户乙,购买101,计划供款25年,就跟保险公司签订一份25年的合同,每年供款2万元,25年供款50万即可。假设保险公司的佣金系数是5%,则这一单经纪公司的佣金是5%*25*20000=25000元,分两年拿完。

不良销售会给客户讲,购买101全球基金,你只需要交钱两三年就行了,最离谱的是交够最短供款时间就行了比如有的公司18个月,之后不用交钱,就等着年化12%左右的复利收益吧。

保险公司会根据客户签署承诺供款年限的不同给不同的奖励,如果是签署最长25年承诺供款时间,最高奖励会超过年供款的100%。

比如客户丙签署25年的合同,保险公司奖励110%,也就是说客户交10万,保险公司向他的账户存11万,这个时候客户账户上显示有21万。

不良的销售就是利用保险公司这样的政策,诱导客户签署最长供款年限的合同,他们可以拿到最高额的佣金,客户账户也能得到高额的赠送,看上去是多赢的。

客户不知道的是,看似很漂亮的账户数字,仅仅是数字而已。

如果按照自己的签署的合同供款,十几年后保险公司赠送给自己的钱,就是自己的钱,但是如果想短时间内拿出来,是不可能的。包括自己第一年第二年交的钱,真正进入自己账户的都很少,因为大多数已经变成经纪公司的佣金了。

有一些客户过了两年因为急用钱想退保,发现账户价值为零或者接近为零,就发现被骗了,然后向香港保监部门投诉,投诉量多了,保监部门直接叫停了101系列产品。之后就出来了105产品。

105产品把长期投连险合同的最短供款年限变成了5年,而且佣金要分5年发放,其它的产品条款基本不变,基金池也不变,毕竟投连险其实是挺成熟的产品,产品改变只是堵住那些销售漏洞。

但是因为利益激励少了一大截,经纪公司都没动力卖这个产品了,都转去卖分红保险了,所以我们很少听说“105全球基金”的名头。

03

我们在拐回头看这次的200多客户亏完4亿港币的“香港安盛投连事件”。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流程,就大概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1. 安盛保险在他们的投连险基金池里纳入一支基金HKIF,这支基金不是安盛保险的基金,是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的一支基金。

2. 安盛保险推出一款叫EVOLUTION的投连产品。该产品可以配置安盛基金池里1000多种基金,包括出事的HKIF基金。

3. 这款产品安盛保险的众多合作经纪公司都可以销售,名字叫ASIA ONE的独立保险经纪公司也代销了这款产品,推荐他们找到客户购买ECOLUTION这款产品。

4. 按照常规操作,ASIA ONE的管理部或者合作的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帮助购买EVOLUTION的客户配置基金,一般情况下是配置5种左右,并每过段时间调整基金组合。

5. ASIA ONE的这200多位客户,没有选择5种或者更多的基金组合,而是满仓HKIF这一支基金,长期不换。

6. 客户选择配置这支基金的时候,被告知的是这支基金投资香港的物业相关生意,比较稳定。现在基金要清盘,才知道投资金融衍生品亏完了。

7. 客户购买的EVOLUTION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满仓要清盘的基金,那么他们的保险产品本身差不多也要清盘了。于是客户找安盛维权、事件爆发。

04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小编不是要洗白安盛保险,而是要让大家了解的内容尽量的接近真相。

安盛保险把基金纳入他们的基金池,而不去监督这个基金运行情况,当然有一定的责任。

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的HKIF基金到底是从投资物业相关转投金融衍生品,还是一直都在投金融衍生品,我们不得而知。

从时间的脉络,我们可以怀疑ASIA ONE 和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联合欺骗客户,安盛保险至少开始一两年也是被欺骗的。

从其他渠道查到的信息,客户为了得到安盛首年供款80%的奖励,很有可能签了15年以上的供款合同,在销售的过程中ASIA ONE已经拿到足够高的佣金收益。所以客户登陆账号看到的账户价值,远远大于当下他们的实际价值,即使HKIF正常经营,如果客户选择退保,现在能够拿到的钱也远远低于账户显示的价值。

这件事之所以会被刷屏,是因为内地保险从业人员对港险深恶痛绝,很多自己的准中高端客户都因为买香港保险而没有成为自己的客户。这次好不容易逮到一个香港保险公司实锤的事故,当然要大肆宣传“香港保险靠不住”,至于啥叫投连险?不重要了。

了解事件真相,指导我们每个人以后的投资决策。深思熟虑、多渠道搜集信息,特别是大额投资,千万不要被那些巧舌如簧的不靠谱的销售们给下套了。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小型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