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伙伴弄不清涉及个人经济待遇方面的计算基数问题,有些甚至询问路哥个人的相关经费是不是计算错了,计算少了等问题,今天路哥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在军人经济待遇方面的5个方面计算基数问题。
一、退役费的计算基数
无论是复员、逐月还是转业,都涉及到计算多少月工资费用的问题。这里的月工资费用,简单的说退役费计算基数=基本工资+特殊津贴。
其中基本工资:军官的主要是由待遇级别工资、军衔工资和军龄工资组成。
军士的主要是由军衔工资和军龄工资组成。
特殊津贴主要包括三部分:高山海岛津贴,艰苦边远津贴和护教龄补贴。
简单的说,上述的类别,个人会因驻地地域的不同,计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在内地的军士,在计算退役费用月工资基数时,一般只计算军衔工资和军龄 工资两部分。
二、奖励工资的计算基数
新工资制度当中明确:年度奖励工资是个人年度工资收入的1/10。
那么,个人年度工资该如何计算呢?
简单的说,个人年度工资的计算基数是个人的月工资减去其他补助部分就是个人的月工资收入计算基数。
那么其它补助包括哪些呢:主要包括房租补贴,物业服务补贴,赡养补贴和配偶荣誉金补贴和保教费补贴等。
最终的奖励计算方法就是:(个人月工资单收入-其它补助)×12/10
三、个人养老金保险的计算基数
小伙伴们对于个人养老金保险,可以说80%以上的人员都说不清、道不明。关于这个方面,路哥在前期的文章当中,已经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和说明,在今天就不再过多解释。详情请见: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也很哇噻!
其具体的计算基数是:
个人的工资减去其它补助部分,然后加上年度奖励工资(折合到每个月的工资)就是个人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
四、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计算基数
简单的说,
军人住房公积金
的计算公式是:按照本人月工资收入的12%计算住房公积金归集额。
军人住房补贴标准
的计算公式为:按月计算的基本补贴额=月基本工资×住房补贴系数40.94%。
这里涉及两个基数问题:一个是月工资收入,另一个是月基数工资。
首先说军人住房公积金当中涉及的月工资收入=个人的工资减去其它补助部分,然后加上年度奖励工资(折合到每个月的工资)
军人住房补贴中的月基本工资就是三项=待遇级别工资、军衔工资和军龄工资。
五、其它待遇的计算基数
1.军人伤亡保险金的月工资
计算基数同个人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基数。
2.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的月工资
。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
这里当中的月工资标准是:基本工资和特殊津贴补贴(同退役费计算标准)
。
3.丧葬费中的月工资。
战区职以下干部、军士按本人逝世当月工资基数的12个月标准计发。计发丧葬费的月工资基数,指本人逝世当月基本工资和地区津贴总额计算。
以上是几种常见月工资计算基数的方式,小伙伴们还可以想到哪些,可以在后台留言,以便及时进行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