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松 编辑|夏崇
河南最大互联网公司是谁?
在获得58产业基金领投的数亿元B+轮融资后,同城即时生活服务科技公司UU跑腿,或许是最接近答案的一家。
“(估值)增了很多。”公司创始人乔松涛告诉《21CBR》记者,相较2018年的B轮融资,UU跑腿估值飞涨。
UU跑腿总部位于郑州市,公开资料显示,其最新一轮融资刷新了河南互联网企业单笔融资纪录。据乔松涛估计,UU跑腿或是郑州最大互联网公司,他解释,当地血统的互联网公司比较少。
此轮融资完成后,这家从二线城市崛起的公司更加自信了。
“能赚钱,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乔松涛称,之所以能获得投资人的大笔融资,主要因为
公司在70%的市场,都处在盈利状态
,“这个数据没有任何(同类)公司能比”。
公司能不能活下去?对于美团、滴滴等巨头的进入该怎么办?面对存亡问题,乔松涛认为,UU跑腿的组织运营能力,通过投资方的检验,已经给出了回答。
据悉,UU跑腿业务主要集中在同城帮送、帮买、帮取等领域,进入全国180多个城市和地区,
拥有5000多万注册用户、超400万注册跑腿人员。
从郑州出发,成立7年多的UU跑腿,走出与拥有一线资源的互联网企业迥乎不同的成长之路。
01
郑州出发,内容吸引用户
乔松涛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成立UU跑腿之前,他曾是众包行业的一员。项目失败后,乔松涛发现用户对“跑腿”有需求,便在2015年创办了UU跑腿。
彼时,总部设在北京的同城即时配送“闪送”,已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团购领域“千团大战”刚结束,美团、饿了么主打餐饮配送方兴未艾,同样拿到数亿美金融资。
而UU跑腿团队,乔松涛坦言当时是“没钱、没资源”,并且还没啥单量的存在。
UU跑腿创始人乔松涛
成立初期,郑州市场连外卖配送都比较少,更何况客单更高的跑腿服务,一天单量甚至不足百单。但乔松涛坚信,人们生活中有跑腿需求,当用过一两单后,就会上瘾持续使用。
非餐饮配送领域,同行们沿用团购巨头的打法,通过巨额补贴C端用户实现扩张。UU跑腿则采取差异化竞争,提升运营效率、寻找崛起机会。
虽确定了创业方向, UU跑腿团队并没着急迅速扩张。创业前几年,公司花很大精力在人才引进、组织建设上。乔松涛自嘲,UU跑腿向同行输送了很多运营人才。
深耕新一线及二三线市场,让UU跑腿避开竞争激烈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红海。
一线城市中,即时配送商务单占比较大,一般通过打广告让用户获知平台,争取到大客户。而UU跑腿平台超八成是生活类订单,比如过节给朋友、朋友送礼等需求。
场景不同,决定了双方营销方式也有差异。乔松涛透露,同行一年营销费用有数亿,UU跑腿仅有千万。
钱少有钱少的活法,团队的强项在内容营销。目前,UU跑腿营销队伍有20余人,具备游戏团队基因,
通过游戏、短视频等低成本运营手段,抓住微信小程序流量红利及后续短视频风口。
成立几个月后,公司就推出了UU跑腿万人红包争抢活动,以及《奶茶在哪里》等互动类小游戏,实现用户裂变。
截至目前,UU跑腿在社交平台累积千万粉丝。以抖音为例,官方账号粉丝近200万,其中“奇葩订单”系列,累积播放量突破2.8亿次。
“进入新市场,UU跑腿团队会不惜一切代价,获取1000个核心用户,通过这个起点再向社区群扩散。”据乔松涛透露,连滴滴等业内竞争对手,也在学习UU跑腿的社群运营模式。
02
千亿市场,商单增长迅猛
“我们不是那种拿了钱,就疯狂扩张的公司。基本上先打模型,打完模型之后再复制。”
乔松涛称,公司在2017年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先后进入西安、深圳、北京等城市。
目前,公司已进入到180多个城市,“像农村包围城市。”
扩张过程中,UU并没特别在意阵地的一时得失。乔松涛称,刚开始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公司发展较快,等到竞争对手拿着巨额补贴入场,团队就不做无谓坚持了。
乔松涛宽慰团队,补贴来的用户不是其目标客户,UU跑腿也竞争不过巨头,等到补贴大潮退去,再重返市场。
“行业到最终拼的还是运营能力,补贴是到了,但没有运力,服务跑不好,口碑也做不好。” 乔松涛说,同城即时配送领域的核心是“履约能力”, UU跑腿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以“跑男”管理为例,“我们相信人性本善,有比较宽松的管理环境。”乔松涛表示,在平台做1单与做100单的价格一样,不会要求跑男一个月必须要接多少单,平台会根据跑男信用值及历史单量来派单。
更为人性的管理方式,让UU跑腿的跑男流失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平台注册跑腿人员超过400万,超80%有其他工作。受疫情影响,近期个体户加入跑男群体的情况比较多。
在乔松涛看来,疫情对行业是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的。
2021年,平台单量保持三位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当属商家私域流量订单。
“同城即时商流这一块市场,我们增长了三倍。”乔松涛称,疫情之下,类似酒水、小龙虾、海鲜等商家,都在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他们有大量即时配送需求,通过UU跑腿可省去在第三方平台的抽成支出。
乔松涛认为,随着微信、快手、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崛起,商家期望将用户留在其私域流量池,可以通过UU跑腿等平台完成配送。
“美团们”也看上了短视频带来的本地生活流量红利。2021年末,美团和快手达成合作,快手用户可通过美团小程序直接消费,后续履约配送上,双方或将实现深度合作。
达达、顺丰同城相继上市后,即时配送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0%,预计2025年增至795亿单。
“这个市场的春天来了。”乔松涛称,同城即时服务将是一个千亿级别市场,行业会更为细分。据悉,公司正在推进到家新业务,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题图来源: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