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颜夕Talk
编辑 | 颜夕Talk
“梅花香自苦寒来,自此寒门出良才”
在尘土飞扬的沙场里,有一个身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男孩的身体被炽热的太阳晒得通红,身上满是划痕,肩上还扛着装满沙子的担子在沙场中来回穿梭。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少年所做的事情。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男孩最终竟然以674分考入清华。
这个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拼命改变现状。
出自寒门,自小对抗命运的不公
杨堋出生在湖南怀化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里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母亲因一场大病,常年卧床休养。
生命的齿轮完全依靠各种各样的药来维持运转。
躺在床上的母亲只能看着,每天全家人的忙的不可开交,却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甚至有时还有
轻生的想法
。
可看着还小的孩子,和为了拯救他拼命挣钱的丈夫,一次又一次的打消这种极端的念头。
年迈的爷爷奶奶,有时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但是为了减轻儿子的压力,老人们只能拖着快垮掉的身体,来照顾卧病在床的儿媳妇,以及年幼的杨棚和妹妹。
至此,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而父亲看着这样的家庭并没有退缩,他做了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情,每天
起早贪黑的工作
,只为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可又有谁知道,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
当时整个右胳膊被压成了粉碎性骨折。
到医院时,医生看到那条胳膊摇摇头,并表示这条胳膊估计是保不住了,当场建议父亲放弃这个胳膊。
可父亲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了,他还要靠双手来挣钱,撑起这个家庭,自己可不能再出什么事情。
就坚持让医生保住他的胳膊,医生看着这个一心为家的年轻人,也很感动.
可能是上天垂怜,经过长时间的手术,父亲的胳膊保住了。
可过了几年后,到取钢板的时,因为家里没钱,钢板到现在都还在父亲的手臂里。
而杨堋的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完全顾不上疼痛,依然每天干着重活。
早上5点多出门,晚上12点才回家,每天不是在农田,就是在沙场里,一担上百斤,每次都是上百担。
可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他那一个月累死累活,
也仅有2000元工资,这完全是杯水车薪。
杨堋自懂事开始,就已经帮家里分担压力,在学校不仅名列前茅,回到家里还帮妹妹功课,安顿好年迈的爷爷奶奶后,就会去田里帮父亲的忙。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堋也到了上初中的年纪,看着日夜操劳的父亲,繁重的学业,压着他无暇帮父亲分担这一切。
父亲常给杨堋说:
“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不求你挣多少钱,但一定要比老爹有本事。”
每天5点起床的他,不仅边背书,边照顾妹妹,还要给家里人早饭,在上学的路上都是在复习功课。
课间休息的时间,别的同学都是围到一块玩耍,他经常独自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也成为了班里
“最亮丽的风景”。
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能不喜欢呢,杨堋从来没有给他们惹过麻烦,更没有因为学习让他们操过心。
每次课间时,求知若渴的杨堋每次都会找老师问问题。
很快中考结束,杨堋的成绩毋庸置疑考入了当时县里最好的高中,高兴的杨堋拿着成绩跑回家里。
家人看完之后,都在夸他,父亲当天回来的很晚,杨堋满怀期待的给他看了成绩单,可父亲接过成绩单后,并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此刻的父亲呆在了原地,看着儿子的成绩单,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因为家庭贫穷止步到了这里,
两眼泛起了泪花,心里五味杂陈
。
杨堋也看父亲没有说话,以为觉得他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就低着头沮丧着往房间走去。
其实父亲对这个成绩很是满意,只不过他并不擅长语言表达,一向习惯用行动来表达一切的父亲,打算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来庆祝自己的孩子成功进入了高中。
没过一会,杨堋走出房间看到一大桌子丰富的饭菜,他看向满头大汗的父亲,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父亲因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也在此刻立下了靠自己来改变这个家窘迫的现状。
初次站在高中校门口的杨堋,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因为家里住在农村,平时一年都来不了县里几次,可这次他将在这里度过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时间让他有点不适应。
高中的知识比初中难得多,更何况来的都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让杨堋学习的压力一下直接拉满。
他没有考虑那么多外在因素,一直沉浸在书本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学校放假,他犯了难。
平时都是住学校的他,从来没有回过家,因为县里到村里有
30公里
,看着宿舍的同学陆续都被家长开车接走。
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不想让父母花钱来接自己,他决定做一件事!
走路回家!没错,杨堋要走30公里回家,
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为了给父母省钱,他只能有这个选择。
从太阳升起开始走,一直走到月亮出来,走了一天的他,脚上早已经磨出了
水泡。
看到家中昏黄的灯光,他都没注意鞋头早已被染的殷红,顾不上疼痛迅速的跑到家里。
“我回来了”
他的爷爷奶奶看见杨堋,觉得很疑惑,怎么孙子突然回家了。
“大孙子你怎么回来了?”
他也顾不上过多解释,直接跑到母亲的房间。
看到每况愈下的母亲,回到家的杨堋
,在床上辗转难眠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清晨起床的他,看到父亲在家没有工作,俩人寒暄的问候了一下,便吃了早饭和父亲一起去了地里干活。
他的父亲其实知道杨堋是从学校走回家的,所以并没有问他,一切他都看到了眼里。
很快假期结束,杨堋也到了回校的时候,他的父亲起的很早,从村民那里借了一辆车,送杨堋回到了学校。
到了学校的杨堋,在假期并没有放松学习,回校的后小测试仍然是第一,其他的同学成绩都有退步,唯独他的成绩还有提成。
半年后,升到高二的杨堋因为学费,他的生活费也随之减少,在交完学费后的杨堋身上连吃饭的钱都几乎没有。
每天身边的同学都是什么好吃,吃什么,
“大鱼大肉”
,而没有钱的杨堋一天只能捧着手里唯
一的两个馒头和榨菜。
这让不少同学都嘲笑他是个
“穷鬼”
,可杨堋并没有在乎他们。
虽然其他同学一直在嘲讽他,但每次他都能从最后的成绩,狠狠地打他们
“一巴掌”。
有一次正在上课的杨堋,突然眼睛一黑,全身一软,一头磕在课桌上,把老师和周围的同学都吓了一大跳。
老师急忙的过去查看他的情况,并把他送到了医护室,在经过医护室的医生检查后,老师得知他营养不良。
三天后,晚自习的杨堋被老师叫了出来,杨堋边走边疑惑,老师叫他有什么事,难道他做错了什么事?
老师见到杨堋后,拉着他走到了办公室,并给他说:
“我已经帮你申请过免学费和校园补助,你以后在食堂吃饭就不掏钱了,过来签下字就行了。”
杨堋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感动,忍住不让眼框中的泪水流下来,他愣了一会,抬起那双又黑又黄的小手,紧握笔杆,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从小就自尊心就强,即使吃不饱饭,他也是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同学们知道他的经历后,把从家里带来的零食都分给他。
在身边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杨堋的眼神中也更加坚定,握住了手中的笔,愈发的奋发图强。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让全家做梦都想不到的。
时间飞快,马上到了高考的时候,他的心里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学校和同学们的期待和自己的未来,压力铺天盖地的向他袭来。
压在了这个17岁少年的肩上,他更加确定自己目标。
进入考场的他,愈发的紧张,但是看着卷纸上的试题,他
游刃有余,奋笔疾书,
紧张没多久就消退了。
考试完成后,他如释重负,但是他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尽情享受这个暑假,他还要去打工赚取学费。
打工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破败的房子里,房子里站满了亲戚、邻居,杨堋很是疑惑走了进去。
“老杨啊,你家大功臣来了”。
坐在凳子上的杨堋父亲泣不成声,杨堋走过去抱住他的父亲,俩人抱头痛哭。
进入清华的杨堋并没有骄傲,一路似开挂,不仅连读了硕士,在毕业之后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一家让他改变未来的公司。
挣到钱的他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还带着父亲去医院把胳膊里的钢板取了出来,并把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拿了。
如今的杨堋已经在公司稳住脚跟,也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正如那句话:
风一场雨一程,花终会开,不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