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亿崩盘百万人遭殃现在还能投资理财吗pp基金安全吗

频道:投资理财 日期: 浏览:0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用来形容当下网贷互金平台(以下简称P2P平台)行业现状最为合适不过。

先是四大高额返利平台倒下,随后更是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开启了新一轮的P2P“爆雷潮”。

如果说6月份网贷互金平台“爆雷潮”的主场在江浙沪,那么7月份这场“雷潮”已经蔓延到了广东地区。

这不,

深圳也“闷”出了大雷

——深圳的PP基金、钱爸爸、零钱罐三家P2P平台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停止运营,三家平台累计交易规模加起来超过700亿元。

根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6月1日-7月12日,停业及问题P2P平台数量达到

103家

,原因包括提现困难、经侦介入、公司跑路等。

这些问题平台不乏老牌、知名、体量较大的平台。

深圳的钱爸爸是其中上线最早的公司,更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更令人玩味的是,钱爸爸最近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是今年4月底在“第二届深企社会责任评价”上获评三星级企业,与华为、工商银行等企业同台领奖,可谓是光环满满,两个月之后却陷入了如此窘境。

这个行业究竟怎么了?投资者们又能做些什么?

1 P2P频频爆雷为哪般?

如果说P2P金融是骗人的,确实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

P2P行业之所以给人留下这些不好的印象,是因为P2P行业前期的粗放式发展、缺乏监管,没有相应的行业法规和准入标准所引起的。

一些别有用心的平台鱼目混珠,非法集资诈骗,然后卷款跑路,或平台对借款人的审核风控差,出现了坏帐等原因,使得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资金血本无归,使得整个行业被丑化的让人谈“P2P”而变色。

有专家表示,正是因部分平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使得这场行业内的“爆雷潮”陷入了恶性循环。

钱爸爸发出的暂时停运声明中也将停运的主要原因归咎于部分平台诱发的整体行业危机↓↓↓

“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的下滑,互联网金融政策的收紧及备案延期,行业大规模负面爆发等问题,已对互联网行业造成了结构性的危机,近期多家平台相继出现了逾期和兑付困难,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更是加剧了问题的恶化速度。

问题恶化的同时,也促使一部分借款人产生了侥幸心理,以P2P理财平台不合规为由在网络散布恶意不正当信息,导致整体环境下借款人还款意愿逐步下降,也让很多投资人产生紧张情绪,大量用户集中申请提现造成平台出款工作量增大积压,这直接导致了近期我们平台部分出借者回款延迟的现象。”

这不无道理。在“爆雷”的问题平台中,部分平台涉嫌虚假宣传。“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背景”、“银行存管”等均会被平台用来增信,其中一些不乏虚假宣传。更有部分平台长期或经常进行高返活动,往往存在自融或庞氏骗局现象。

通过虚假宣传,欺骗和诱导投资者选择平台投资,“爆雷”后,大量投资者的资金无法兑现,导致行业内的恶性循环。

然而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本次“爆雷潮”是可以看作是优化市场的一次自然选择。

前几日,新华社发表了文章《“爆雷潮”之后,P2P行业将走向何方?》,文章表示:短时间内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

这是此次P2P行业震荡后国家级主流核心媒体首次发声。

文章对行业的发展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一针见血分析了此次问题平台集中出现的原因:行业是好行业,风险仍然可控,前景依然明朗,问题属正常范畴,行业不必恐慌。

那么,这场“爆雷潮”还会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

至少那些自融平台、资金池平台、超高利率平台还会陆陆续续倒下。

中金报告更是直言不讳:

预计P2P退潮或仍将持续2-3年,3年后正常运转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仅为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

目前大部分P2P网贷平台业务仍不合规,当前1,836家运营平台中仍有约60%的平台尚未完成银行存管,即存在资金池和挪用资金的可能。

这些顽疾不除,早晚会危及整个行业,与其饮鸩止渴,不如壮士断腕,一次性将这些问题平台连根拔起。

2

爆雷潮下,有何举措?

2009年,P2P平台在中国引进,2013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从800家增长到2015年3000多家。截止至今年6月初,网贷成交总额已经突破7万亿人民币。

尽管一个半月不到的时间里,“爆雷潮”已经蔓延超过100家平台,然而这只能算是2017年以来的一个“小高峰”,

对比起2015年和2016年的情况,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近年各月P2P问题平台数量 |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每月平均问题平台数达到50家以上,甚至有个别月份的问题平台数量超过100家。

随后2017年进入较为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与这两年来行业的集中整治不无关系。

只是眼下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加之备案形式复杂,对于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紧张状态的平台和用户而言,倘若监管形势不够明朗,恐怕会过度消耗他们的热情和信心。

可幸的是,在P2P行业雷潮愈演愈烈情况之下,监管也终于给出最新的整顿“时间表”。

近日,在央行牵头召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对接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确定了思路、任务和大致时间。

根据上述会议,除P2P之外的包括互联网资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外汇交易等其他互金业态,仍按原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将存量风险化解至零,P2P网贷清理整顿延长至明年6月份。

其背后,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央行还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下一阶段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其中将划定重点任务。

一方面继续扎实清理整顿,聚焦风险突出领域,有序加速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另一方面研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管制度的支撑。

这无疑是稳定行业信心的一剂强心剂。

3

投资者能做什么?

然而P2P行业洗牌还在继续,市场整治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在人民币贬值,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资产保值变得尤为重要,

P2P风险太大,那么其他投资方式呢?

A股:多重政策笼罩

▲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上证指数

进入2018年以来,A股可谓“跌跌不休”。而要问A股如此异常的原因,怕是逃脱不了一个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自从中美贸易摩擦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26贬值到6.72,累计贬值幅度超过7%。海外贸易不佳影响着股市的增长。

除此之外,在棚改政策变动、调控政策加码等利空冲击下,近期地产股加速下跌,最近一周跌幅超过10%,市值蒸发3000亿。而地产产业链的建材、家电等行业近期也持续走弱。地产、水泥、钢铁蓝筹股的下跌对A股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同时,在金融去杠杆收紧流动性等政策影响下,试图通过改造复杂金融,从而推动金融支持实体。虽然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地信号,但是这种情况也引发市场关于经济的担忧。

在多种因素的冲击下,A股上涨可谓“任重而道远”。

基金:公募私募同样难做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上,近九成产品收益告负,货币基金上半年平均回报率1.97%,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更为离谱的-10.41%。

债券型基金虽然渐渐走出了阴霾,但是平均收益率也仅为1.43%。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甚至出现了“基金经理离职潮”,到时不少基金在业绩上出现了“滑铁卢”。

而私募基金的形势同样堪忧。相关统计数据指出,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私募基金和百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中,上半年实现正收益的仅有10家,还不到总数的20%,其余八成均为负收益。

债市也一度被信用债“违约潮”所影响,正值多事之秋,投资也许加倍谨慎。

房产:一二线降温、三四线危机显现

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调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6月底已有5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0余个县市出台调控政策。

据初步统计,一线城市2018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25%,领降各线城市,其中京沪成交面积依然处于历史最低点,深圳由于去年基数较低,成交同比增长两成左右,但成交规模仍处于低位区间。二线代表城市月均成交面积约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天津、杭州等热点二线城市同比下降超三成。

三四线代表城市在“棚改将被暂停”、“棚改要停止货币化安置”等有可能出现的棚改政策变动下,三四线城市下半年市场将有所降温,整体来看,量降价稳仍是趋势。在经历了房市被过度炒作,那些不符合“房住不炒”基本思想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将面临下调。

目前的房产投资,似乎正走入了一个冰点。

总而言之,

投资总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

谁都想把“机会”领进门,

把“风险”推出去。

但综合如今市场现状,

恐怕只有惟有坚持安全边际,

才能让资金发挥正向作用。

END

编 辑 | 黄光林

仪器影像仪

上海仪器测量

上海影像仪官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