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经开启
大家心心念念的
中国建筑
2018年年度订单
终于揭晓
超过1100个项目
26245亿
(包括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
再次刷新全球订单王记录
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5个
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0个
10亿元以上的项目超过45个
这里有
2018年
最大的海外项目
总投资416亿元的埃及苏伊士炼油及石化厂项目总承包
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
总投资179亿元的大连地铁4号线PPP项目
最大的房建类 EPC工程
总投资105亿元的珠海横琴科学城项目
……
中国建筑能有这么高的新签额,当然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是自己定下大经营战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中国建筑提出了“
无房建不稳,无基础设施不强,无投资不富,无设计不优,无海外不亮
”的发展重点,确定了到“十三五”末实现“
5321”产业结构
的发展目标:在主营业务收入中
房屋建筑占50%,基础设施占30%,地产占20%,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
。
无房建不稳——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集团
中国建筑能够一直稳坐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宝座,主要得益于在房屋建筑领域优势的稳固。仅其房建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就已经与年度新签合约总额排在二、三位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不相上下了。
这个房建优势,众所周知是中国建筑在
超高层建筑
的优势。全国各省市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中,90%以上由中建集团承建,全球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50%由中建集团承包施工。
为了实现房建业务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中国建筑还开展了“
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建造技术研究”,自主研发形成了以“空中造楼机——智能顶升平台”、“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单塔多笼循环运行施工电梯”为核心的超高层建筑集约化智能建造平台
,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房建施工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中国建筑首创的空中造楼机用他建造了央视大楼、中国尊等无数超级工程!
无基础设施不强——服务国家战略
房建、基建、地产业务收入按照5:3:2的业务结构调整,这个转型也是让中国建筑从中国最大的承包商成长为
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的“药方”。
而让这个“药方”真正发挥大作用的是其中一味“引子”,中国建筑
基础设施业务的增长
。中国建筑便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位列
ENR“全球承包商250强
”首位。
房建在中国建筑的营收中一直占据大头,比如2013年的时候,房建营收占据了总体的72%,而基建板块仅占据了14%。从2016年开始,中国建筑开始将基建板块业务占比逐渐提高。
2013年12月~2018年6月,中国建筑各版块营收占比变化
这个发展重点是按照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根据
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和投资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提出的。
随着我国“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布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披露,中国还有太多的基础设施要建设、要更新、要完善。中国建筑也相当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才是让集团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
服务国家战略,才能做大做强做优
。
为了开拓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建筑在2016年组建了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聚焦以隧道、城市轨道、公路、铁路为主体结构的工程业务。2018年8月,中建股份首台TBM在中建隧道重庆轨道九号线刘家台始发井顺利始发,此次始发的“信和十号”是中建五局TBM始发,同时也是
中建股份首台TBM始发
。
2018年2月,中国建筑在京揭牌成立了自己的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首要平台,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主要平台—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中建铁投”),在9月30日,中国建筑成立了
中建铁路业务工作组
,并表示要
提前把握铁路市场投资和建设政策机遇,推进中建铁路业务高质量发展
。
中建铁投2018年中标的基建项目
重组诞生的新中建铁投集团2018年新签合同额
396.62亿元
,承接全国最大化学调峰项目——大连储能调峰电站、内蒙古首府立体快速交通体系——呼和浩特市三环路工程、战略客户落地项目——祥跃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
实现“铁公基”及高端房建全领域覆盖
。
2016年~2018年,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
2018年上半年受到
国内投资增速放缓、全国PPP项目规范清理和资管新规出台、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暂停的影响
,
中国建筑整个基础设施领域都有所下滑,各基建细分版块也有相应的缩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在
铁路施工领域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往中国建筑大多承揽的是铁路的站房工程、市政配套工程类项目,但是刚刚,中国建筑拿到了系统内
首个大型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
中建交通
中标了
总投资36.64亿元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涵盖房屋建筑、路基、桥梁、站场、三电迁改、四电工程、铺轨、平改立等多项铁路专项工程,标志着中国建筑向
铁路专业施工领域
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不过还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基本上每年下半年业务的增长普遍都好于上半年,
市政业务
目前在中国建筑的基础设施板块占比最大,一方面同样也是因为房建领域的优势,而另一方面,这个增长还来源于中国建筑在
地下综合管廊
方面的快速发展。
无投资不富——跟紧PPP浪潮
PPP
是推进中国建筑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型的加速器
。
PPP建设模式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基础设施。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债务风险,根本没有足够工程建设资本金,所以需要有实力的承包单位来分担。
据基建通大数据统计,2018年全年中建集团以联合体形式中标的项目高达80多个,其中引入
非银行金融机构
作为联合体成员参与竞标的项目有37个,合同额占比达34%,有
金融机构的参与增加了联合体的融资能力,对于项目中标有较大助益。
中建自2015年注册成立
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简称中建基金)后,2016年中国建筑还以西北、西南、东北三个区域总部为载体,又成立了
中建丝路、中建长江、中建北方
三个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中建基金对于中建集团投资业务的助力最大
,2018年参与的项目占金融机构联合体中标额的83%。
2018年中建基金联合体中标项目
四两拨千斤,从下图可以看,通过融投资建造带动施工总承包合同额的增长,确实让中国建筑“富”到成为了
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
2015年~2018年6月,中国建筑通过融投资带动的施工总承包合同额增长
无设计不优——一路向稳向好
中国建筑拥有7 家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EPC模式的崛起让勘察设计院有了更多的机遇,成为了诸多施工企业投标时的最佳投标拍档,单个项目的金额比以往要大。
牢牢把握
政策和市场导向
,近年来,中国建筑的
勘察设计
业务一直向稳向好,保持着持续的稳增长。
2016~2018年,中国建筑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
无海外不亮——打造超高层建筑中国名片
境外业务从数据上来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建筑的
境外业务
也是一直在保持着增长。但2018年有点“拖后腿”,由于
多个重大项目落地速度慢于预期以及上年同期基数高等原因
,2018年的境外业务同比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2016~2018年,中国建筑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
但是凭借着超高建设优势的输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超高层建筑已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中国名片),2018年中国建筑的海外业务也有不少辉煌时刻。
在2018年9月的“中非论坛”期间,中国建筑一口气签下了654亿海外项目,35亿美元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二期项目以及61亿美元的埃及苏伊士炼油及石化厂项目(2018年中国建筑企业签约最大的海外项目)。
团结协作——千亿工程局缔造26245亿帝国
经营战略可以借鉴学习,但是却不可能有企业复制成为第二个中国建筑,因为没有如此雄厚的资本,手下个多个工程局新签合同额超过1000亿
,体量甚至都和部分央企集团差不多了。
根据基建通大数据的统计,中国建筑所属的八大二级子企业2018年新签合同额情况:
战略是定好了,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来执行。中国建筑下属不同子公司之间通过贯彻“
差异化
”的策略,分别
聚焦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在不同的专业或区域,形成各自的“拳头产品”,避免内部无序竞争,强化对外整体竞争优势。
2018年,中国建筑的
广东
区域签约项目数量最多,超过150个,签约订单总额接近2900亿元,在广东市场贡献最大是
中建八局
与
中建三局
,各自都拿下了超过900亿元的订单。
中国建筑对于集团与子公司之间采用授权与集中有度的管理模式,不同级次的企业之间是授权经营关系。二级子企业根据集团公司授权经营,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享有相应的权限。
对于
劳动密集型、成熟度较高的业务
,通过加大授权,扩大市场接触面,以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对于
资本密集型、成熟度较低的业务
,通过集权方式,集中资源冲击目标细分市场,不仅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还能够达到在目标市场上的快速突破。
2018年,中国建筑有80个项目是以多个单位联合体形式中标的,其中一半的项目是中国建筑的内部联合,斩获了不少公路、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大单,通哥上文提到的
中建基金、中建方程
等,都是不少工程局中意的最佳拍档。
2018年,中建系统内多个单位联合中标项目
2018年,中国建筑除了新签合同额的持续增长,还迎来了净利润的大丰收,从刚刚中国建筑披露的公告显示,2018年中国建筑预计实现
净利润363亿元~395亿元,同比增加10.2%到19.9%,对于一个资产过万亿的企业,净利润还能维持双位数增长实属难得。
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中国建筑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没有的谁的收获的是大风吹来了的,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
2018年,中国建筑继续稳赢第一,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房建市场虽总量庞大但接近饱和,基建投资高位运行,资本回报与运营挑战将日渐显现
,中国建筑下一步将如何继续刷新世界记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