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力石化子公司拟借壳大连热电引起资本市场关注,后者因该重组方案而迎来了五连板。
分析来看,大连热电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而恒力石化净利则在去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并延续至今年第一季度,该交易会对两大上市公司产生什么影响?而作为本次交易主角的康辉新材“质地”又是如何呢?
迎来五连板
7月5日,恒力石化(600346.SH)、大连热电(600719.SH)两大上市公司齐齐披露重磅公告——重组上市、重大资产重组。
大连热电拟通过向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辉新材全体股东(恒力石化、恒力化纤)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100%股权,进而实现恒力石化分拆康辉新材重组上市。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恒力石化本次分拆上市方案包括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前两者互为前提、同时生效,这也意味着出售、发行当中的一个方案未获批,则不能实施本次方案。
具体来看,大连热电拟向其控股股东净能源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出售截至评估基准日之全部资产及负债,即置出原有资产;大连热电之后以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即4.42元/股的发行价格,向恒力石化及恒力化纤发行股份,购买后者持有的康辉新材100%股权,股票锁定期36个月。
同时,大连热电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以询价的方式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资金用途包括支付本次交易费用、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等。
交易完成后,康辉新材将成为大连热电子公司,大连热电将成为恒力石化控股子公司,恒力石化将成为康辉新材的间接控股股东。
值得指出的是,截至公告日,大连热电拟出售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拟购买资产的作价尚未确定,故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数量尚未确定。
在资产尚未进行评估之际,两大上市公司就已经披露相关公告,或许本次重组对双方而言都是比较匆忙的,待完成资产评估后,后续还将披露更为详细的重组方案。
对于本次重组,大连热电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业务,有助于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业绩来看,大连热电最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4亿元、6.6亿元、8.07亿元,总体有所增长,但公司盈利能力则是堪忧,2020年归母净利润仅为965.84万元,最近两年均为亏损,分别亏损1.43亿元、1.5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大连热电实现营收、净利双降,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6%至3.75亿元,归母净利润骤降230.39%至亏损5031.73万元。
二级市场上,重组公告发布后,大连热电迎来五个涨停板,截至7月11日,公司股价7.82元/股,总市值31.64亿元。
目前,该重组方案还需满足多项条件后才能实施,包括双方股东大会审议以及履行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相应程序等等,最终如何还有待时间验证。
康辉新材“质地”几何
作为本次重组交易的主角——康辉新材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质地又是如何呢?
公开资料显示,化工巨头恒力石化主营业务涉及炼化、石化以及聚酯新材料行业,涉及PX、醋酸、PTA、乙二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其中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产品正是康辉新材的主要业务。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康辉新材(前身是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的新材料产品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功能性膜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领域、光学领域、新能源领域和超薄等领域;高性能工程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纺丝和光缆护套领域;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应用于环保领域。
另外,康辉新材建设有营口、大连和苏州、南通四大产研基地,其中营口基地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产能年产38.6万吨BOPET功能性薄膜产能;年产3.3万吨PBAT产能。
2020年至2022年,康辉新材的业绩波动较大,合并口径(未经审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89亿元、68.55亿元、66.91亿元,后两年同比分别变动76%、-0.02%;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11.18亿元、1.7亿元,后两年同比分别变动120.61%、-84.83%。
与业绩波动不同的是,康辉新材近三年的所有者权益迅速增长,分别为18.22亿元、29.41亿元、61.06亿元。企查查资料显示,康辉新材在2022年4月、6月获得两轮注资,新增注册资本分别为5.65亿元、2.82亿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16.78亿元。
恒力石化表示,本次重组可以有利于理顺公司整体业务结构,降低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有助于康辉新材拓宽融资渠道,发挥上市平台优势,提高融资灵活性、提升融资效率,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康辉新材重组上市后,恒力石化持有的股份将会被稀释,公司按权益享有的康辉新材净利润存在被摊薄的可能。恒力石化表示,本次拆分上市,有助于康辉新材扩大布局,最终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的整体水平。
二级市场上,不同于大连热电五个涨停板的成绩,恒力石化的股价表现平平,截至11日收盘,股价为14.70元/股,涨幅0.62%,总市值1035亿元,TTM市盈率处于亏损当中。
最近三年,恒力石化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分别为1523.73亿元、1979.97亿元、2223.73亿元,但增幅放缓明显,分别为51.19%、29.94%、12.31%。
同期,恒力石化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62亿元、155.31亿元、23.18亿元,其中2022年同比骤降85.07%。
分析来看,2022年原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行,增加了恒力石化的经营成本,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比下滑7.17个百分点至8.21%,继而影响了公司利润水平。同时,恒力石化在去年发生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共计31.29亿元,侵蚀了公司利润。
今年第一季度,恒力石化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至561.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75.85%至10.2亿元。公司表示,高运行成本与低行业需求的双重经营挤压,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实际上,与业绩相比,恒力石化的偿债能力更加值得关注。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