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嘴。
五一刚过,地产圈人事变动又来了!
今日,大发官宣: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冷俊峰离职。
一年前,原大发CEO廖鲁江辞职,时任大发地产高级副总裁冷俊峰接替,成为大发新任CEO。
此番官宣离职,生效日期自2023年5月10日起。
冷俊峰在大发CEO任上工作了15个月,在大发集团工作了五年。
NO. 1|壹
冷俊峰1972年生,1997年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毕业后加入中国建筑集团,在中建二局工作了11年。
2008年,冷俊峰调任中建地产担任副总经理,经历了总部、西安、武汉,最后任中建地产武汉公司总经理。
2013年,中建地产和中海地产整合,冷俊峰调任至中海地产,任中海地产沈阳工程公司总经理。
2015年,冷俊峰告别工作了18年的中建系,加入世茂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工作
,随后任世茂华北区域副总裁,世茂工作时间两年。
2017年,冷俊峰跳槽至泰禾集团
,担任泰禾集团计划运营部总经理/营销总经理,在泰禾工作不足一年。
2018年3月,冷俊峰离开泰禾,加入大发地产担任高级副总裁
,负责集团运营和工程设计管理工作。
2020年3月,大发地产委任冷俊峰为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负责集团运营管理中心,分管成本采购及产品管理中心工作。
2022年1月31日,接替离职的廖鲁江,冷俊峰担任大发地产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2023年5月5日冷俊峰离职,大发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终究烟消云散了。
从廖鲁江、王峰、罗俊,冷俊峰,从营销、运营、到产品、财务。大发曾经招纳的这些知名经理人一个个都拂袖而去了。
NO. 2|贰
大发地产是一家从温州搬到上海的房企,其发展规模扩张进程,比多数房企时间来得晚很多。
成立于1996年,2001年总部搬至上海。从成立时间来看,它要比恒大,融创等规模房企还要早上几年。
可以说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2014年之前,大发每年平均只拿一宗地,有活干即可的心态。在当时地产并不热门的时候,大发的扩张几乎忽略存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佛性”。
温商以敢闯敢干出名,和大众眼中偏爱高风险投资的温州人对比,大发创始人葛和凯是一个并不典型的温州商人。
自2001年,葛和凯把大发地产总部从温州搬到上海之后,这家企业的拿地范围偏安一隅在上海市场,很少像其他房企一样“走出去”。
但在葛和凯之子上任之后,大发地产经营风格骤然转变,
葛和凯重利润、轻规模的稳健经营方式,其子葛一旸则更具野心。
2015年葛和凯辞去管理层职位,其子葛一旸正式接手大发地产,任大发地产总裁,后出任董事会主席。
而这位年轻的80后掌舵者,在担任大发地产总裁没多久,便喊出了5年实现3000亿元销售目标的口号。
那一年(2017年),大发地产销售额也仅仅40多亿元。
2018年10月,大发地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同年其销售额首次破百亿。成功上市让大发的二代葛一旸有了更多的底气。
至此,大发地产的经营风格开始变得十分激进,2019-2020年,大发地产分别新增25幅、22幅地块。
然而,随着地产调控、口罩因素叠加,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瞬间掉入冰窟窿。
大发地产并没有如其所愿踏入千亿阵营,反而倒在了这场 " 黑铁时代 " 中。
2022年3月2日早间,大发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公布,公司未于宽限期届满前完成2227.5万美元债利息的付款。
至此,大发地产也加入了恒大、奥园等暴雷房企之列。
2022 年大发地产仅实现累计合同销售金额60.23亿元,同比下滑高达 84%,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下滑水平,与其所喊口号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而更为致命的却不止于此,前不久大发地产因未能够如期刊发2022年年度业绩,已于 2023 年 4月3日正式停牌,结合2022年同时期诸多房企未能如期刊发2021年年报的情况及后续来看,不难想象大发地产如今的艰难境遇。
查看大发地产上市以来的数据,仅仅是2022年上半年半年的时间,大发地产就将此前4年积累的归母公司利润超额亏损。
NO. 3|叁
回看本文第一页配图,上市后大发的首次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葛一旸、CEO廖鲁江、CFO罗俊、COO冷俊峰是何等的风光。
曾经四人,已去其三,留葛一旸一人。
这一切,归根究底正是葛一旸的千亿梦造成的,如今大发地产不仅千亿梦碎,甚至债务缠身,这都是“梦”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