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亿营收百亿市值经营亏损举步维艰迪信通市值多少

频道:虚拟货币 日期: 浏览:0

最近接连做了几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看公司年报真是件有趣的事情呀,波澜壮阔,风云迭起,悬疑层层,反转不断。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划到文章底部点击“公司分析”专题进行翻阅

,这里我就不放链接了。

今天要了解的这家公司有点来头,是2000年为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柳传志主导下,由联想集团剥离出来的联想科技、联想系统集成和联想网络公司组成,郭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16年借壳深信泰丰上市。

大家应该能猜到了,这家公司就是

神州数码

二十年风起云涌,时代变幻,当初定下的“数字化中国”的使命如今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

1

可怜的净利率

由于神州数码是2016年借壳上市的,所以我们这篇中所有纵向对比数据都取2017年以后,这样相对更有参考意义。

粗略地扫了一眼半年报,

第一印象是利少债重存货多,但现金流表现还可以

我们先看一下神州数码的收入成本结构。

说实在的,这个图一出来,我是有点心酸的。满屏下来营业成本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利润只有薄薄的一层。

今年上半年利润负的是因为出售子公司产生了大额的损益

,这个我们稍后再讲。

去年忙活了一整年干了920亿,净利润只有6个亿,

这几年平均下来净利率还不到1%。

而这反应在资本市场上,就是

近千亿的营收,却只有百亿多一点的市值。

这年头,搞科技的还干不过卖瓜子的吗?

我们再往下深挖一下。

与公司半年报中花了大量笔墨描绘的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不同的是,IT分销在整个业务体系中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占营业收入比96%。

虽然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营收,IT分销业务的毛利却只有3.25%,且近几年的趋势是越来越低。

这么低的毛利正常吗?

我们看一下同行。

确实差不多。在中国IT分销行业,神州数码排第一,

排行第二的伟仕佳杰这块的毛利为2.21%,长虹佳华的毛利为2.32%,紫光股份高一点,为6.51%。

为什么紫光股份高一点呢?

我们注意到神州数码半年报中披露,“新华三等业务实现大幅增长”,而新华三正是紫光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可能跟供应链条有点关系。

另一方面,紫光股份主要涉及的产品为商用笔记本、商用台式机、商用显示器等智能终端,并且推出了智慧屏产品-MagicHub云屏;而神州数码分销的产品主要包括移动办公设备、计算机配件、智能硬件、物联网设备、笔记本电脑、显示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应用软件等,

上万个品种估计也摊薄了毛利。

从半年报来看,公司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内 1000 余座城市、涵盖 30000 余家渠道合作伙伴的 To B 营销渠道网络,

IT分销行业最大的特点是需要构建强大的营销网络以应对种类繁多的客户,以及准备充足的资金支持货物的周转。

我们来看一下2020年跟同行的ROE对比。

项目

神州数码

紫光股份

净资产周转率

13.86%

6.54%

营业净利率

0.68%

5.43%

总资产周转率

3.06

1.06

权益乘数

6.53

1.76

虽然净利率约为紫光股份的十分之一,但凭着高周转率和高杠杆居然撑起了13.86%的ROE,为紫光股份的2倍多。

再细看存货周转天数,紫光股份是66天,神州数码是3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紫光股份是53天,神州数码是30天。也就是说,

人家要卖2个月的货,他一个月就卖光了,还提前把钱收了回来。

这个简直太厉害了,这得多强的管控能力啊。

不过

高杠杆可能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高利息支出

,我们简单测算一下。

截至6月30日,账上挂了61.15亿长期借款,1.85亿短期借款,利息费用为2.23亿,综合借款利率为3.66%。

借款利率是不算高,但是我们用利息费用2.23亿除以剔除出售子公司影响后的息税前利润6.45亿,发现

利息费用占比高达34.59%

心酸。赚的钱一小半给银行了。

2

转型后的新业务

前面我们提到,凭借优秀的运营能力,神舟数码愣是将IT分销这块难啃的骨头做到了行业第一。但毕竟这块业务做到头也就是这样,所以近几年神州数码也一直在喊转型。

云计算和数字化转型业务是神州数码摆在第一位的业务,目前这块业务国内市场规模为2091亿,预计2023年可达4000亿。

根据郭董定下的战略,未来神州数码要变成一家云公司,收入结构要逐步转化成以云收入为主体。

从业务结构上确实也能看出神州数码的决心。虽然从IT分销到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自主品牌各项业务都在增长,但是可以明显看出IT分销业务整体占比在下降,同时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业务占比在上升。

从2017年的2亿营收做到2020年的27亿,翻了十多倍。今年上半年更是已经拿下了近17亿的营收。

这块业务的毛利相对IT分销来说也是相当可观,其中云管理服务毛利达到43.2%,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更是达到86%。光这两块都可以单独拎出来上北交所了。

项目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成本

毛利率

毛利

云转售业务

14.86

2.62%

13.58

8.60%

1.28

云管理服务

1.66

0.29%

0.94

43.20%

0.72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0.37

0.07%

0.05

86.00%

0.32

总计

16.88

2.98%

14.58

13.67%

2.31

目前,神州数码的云管理服务能力已经覆盖全球五大公有云(AWS、Azure、Aliyun、谷歌云、腾讯云)及华为云、中国移动云、京东智联云等国内主流公有云厂商,拥有从云到端的完善的技术研发、方案服务能力。根据神州数码云业务集团总裁郝峻晟所言,在这部分业务中,

云转售业务(AGG)是获客抓手,云管理业务(MSP)是稳客帮手,最终推进公司自有品牌产品、技术服务等销售,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自有品牌业务主要是指公司近几年启动的“大华为”战略,基于“鲲鹏+昇腾”生态链,打造覆盖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安全在内的全线“神州鲲泰”自有品牌产品体系,目前在金融、运营商、政企、能源等行业都已经取得突破。

战略成熟,发展迅猛,再加上IT分销打下的坚实的供应链基础,关于这块业务我们可以狠狠地期待一下。

3

被卖掉的子公司

最勾起我好奇的就是这个被卖掉的子公司迪信通了,

直接造成非经损失4.77亿,导致公司亏损1.32亿。

迪信通是香港上市公司,2017年的时候号称中国最大的手机专业连锁企业,主要是通过开店或搞加盟的方式卖手机,顺便给移动、电信、联通搞搞充值之类的增值服务。神州数码当时

直接将第三、四大股东的股份全部拿下,主要是想借助迪信通的门店优势拓展销售网路。

联想是当时的第五大股东,估计也是有促成这个事儿的。

这几年迪信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过的也不算滋润,2017-2019年营收规模一直徘徊在150亿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只有135.5亿,利润更是直接缩水一半以上,归母净利由2019年的2.57亿缩减为1.14亿。去年关了不少门店,调整方向做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升级,增加了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等多渠道业务。这次收购前京东是第四大股东。

收购方珠海华发原来是做区域性房地产业务,后来逐渐转型发展为涵盖城市运营、房产开发、金融产业、实业投资等四大核心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这次收购迪信通一方面可以

缓解迪信通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的资源,搞点更大的事情。

具体来说,这次转让到底划不划算呢?

根据披露,加上买卖价差和历年分红,

这次出售整体产生的累计投资收益是0.73亿元

。我大概扒拉了一下,2017年收购的时候股价大概在2.3港元左右,收购价3.1港元/股,花了4.41亿,PE大概是6倍左右;今年卖出的时候股价大概在3.83港元左右,售价3.84港元/股,收回4.59亿,PE大概为20倍左右。

2017年中长期借款利率为4.75%,4.41亿放4年的话可得利息收入0.84亿。如果按短期利率4.35%,利息大概为0.77亿。

略亏。

那为什么账上会出现这么大一个洞呢?

主要是会计政策的影响。

当时购买的时候对价4.1亿,但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74亿,所以当时记了3.42亿在营业外收入中,令当年的净利润一下子由前一年的4亿将近翻翻到7.23亿。现在这笔生意一做完,发现前面记的营业外收入都是寂寞,于是往回一转,再七加八加的,就导致我们现在最终看到的利润是负的。

是不是要感慨一下会计语言的博大精深?

转瞬之间,几个亿的利润上下翻腾。

除了收购迪信通,2017年神州数码还花了3.6个亿收购了上海云角。

跟迪信通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时上海云角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0.4亿,为此,神州数码挂了3.2亿的商誉。

为什么花这么大的代价呢?

这里面有个顶厉害的人物叫做郝峻晟,80后,原来是在微软做研发,后来看准了“云服务”的发展前景,毅然辞职创业。

上海云角易主神州数码后,郝峻晟也成为了神州数码云业务集团副总裁、CTO,主要负责云部分的业务发展。

这几年神州数码的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迅猛,从2017年的2亿到2020年的26.66亿,翻了十倍不止。今年上半年更是已经拿下了16.88亿的营收,毛利率13.67%,毛利2.31亿。

按这样整体算下来,3.6个亿砸下去不仅回了本,还赚了好几个亿。

值了。

4

彩蛋

总结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是传统行业的老大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对应趋势开展了一个还不错的新业务。

基本上是稳中有希望。所以,这个部分我们纯粹来好奇一下,给大家发个彩蛋。

前面我们提到,神州数码去年营收920.6亿,净利6.24亿,市值100亿;洽洽食品去年营收52.89亿,净利8.05亿,市值232亿。不同行业之间的营收、净利和市值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差异。因此,

我们来八卦一下,哪个老板赚得多?

从税前报酬总额来看,神州数码的郭董为684.66万元/年,洽洽食品的陈董是134.16万元/年。乍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不是?别急,我们再来看看股权。

郭董的股份是直接挂在自己名下的,非常好找,截至去年年底一共持股1.55亿股,按去年的权益分派方案10派1.891577元来算,郭董拿到的分红是2927.74万元,与薪酬一起

合计3612.4万元

陈董的股份没有直接挂在自己名下,而是做了三层架构处理。我们计算一下可以得出陈董控制的股份为1.75亿股。按去年的权益分派方案10派8来算,陈董一年拿到的分红是13968.12万元,与薪酬一起

合计14102.28万元

陈董完胜。

原来大佬的小目标真的就这么超额完成了。

干脆再来看看被纳入神州数码旗下的郝总年收入如何。年薪20.54万+持股数443.4万*1.891577=104.41万。

嗯,也算是百万年薪了。

上面的计算还没有考虑股价问题。神州数码最新股价是15.26元,洽洽食品最新股价为45.8元,再比下去真的就是人比人,气死人。

好了,再怎么比,人家也是比我们强,我们当当狐狸酸酸葡萄也就算了,最终怎么样,还是得看大家的业务发展。

今天的公司分析就到这里了,

如果还想要看其他哪家公司的分析,欢迎

留言、点在看

我们下一篇见。

测量仪器 上海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