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和顺厂区)。通讯员供图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金溪河边,每天,一批批中药配方颗粒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方制药”)出发,运往全国各大医院。抗疫期间家喻户晓的“肺炎1号方”就是在这里生产。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一方制药、北沙制药等医药企业,经过30年发展,如今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里水镇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里水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35亿元,工业总产值1191.1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贡献了超100亿元产值。
里水镇党委委员周可表示,里水将着力推进新型生物医药行业建设,打造绿色健康小镇,推进四大健康产业园、组建广东大健康产业联盟、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领导企业以及共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行业产值达200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李慧君
通讯员 朱嘉泳
超前眼光 引入“被拒绝”的新项目
一方制药是最早进入里水的一批医药企业。1992年,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所”)开始研发中药配方颗粒,希望在广州周边寻找一处生产基地。
“研究所跟里水接触之前,已经去过广州周边不少城镇,但是都被拒绝了。”一方制药副总经理魏梅说,在跟里水接触后,里水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
事实上,当时的技术依然处于研发阶段,技术能否转化为最终市场认可的产品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里水义无反顾引入一方制药,时任里水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的沈应来仍然觉得这既超前,又有点“疯狂”。
“里水当时就是看到了市场痛点。”已经退休的沈应来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思考与决策。他说,一般市民去医院看中医,都是要自己回家煲中药,但普通市民能否很标准地煲出一剂中药呢?煎一剂中药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里面学问很多。
出于看好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1992年,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里水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筹建一方制药,总投资1100万元。研究所以项目、技术、人才和品牌入股51%,里水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提供500万元资金和价值600万元的土地占股49%,企业经济性质为集体所有。
依托研究所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研力量,近30年来一方制药系统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临床药效、安全性等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为一方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尽管此后因为体制和机制等多种原因,里水总公司转让了股权,退出了一方制药,但一方制药也在里水正式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
在一方制药进入到里水的同一年,黄升也从广州来到了里水,国企出身的他是掌握着技术的工程师,有丰富的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鉴于广东药厂当时已经经营不善,黄升决定下海创业。
“当时南海里水有一家小厂为广东药厂供应原材料,机缘巧合之下就来到里水创业,成立了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沙制药”)。”北沙制药总经理黄韵怡说,药厂主要生产多种医药原料,如抗感染消炎类原料药磺胺类及头孢菌素中间体,如磺胺二甲嘧啶及其钠盐、磺胺嘧啶及其钠盐等,产品一直以来外销到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产量达3000多吨。
一方制药和北沙制药等率先落户的企业,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里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火种。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集聚,里水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集聚发展历程,从单一的中药饮片加工到中药颗粒制造,发展成今天的新型生物医药产业,产业链不断健全。
厚积薄发 招商引资实现建链强链
“虽然一方制药在1992年已经来到里水,但是发展并不顺利,可以说,前十年基本都是处于亏损状态。”魏梅说。
一定程度上,一方制药的发展历程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在里水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尽管在如今,生物医药产业被视为新兴产业,但在当年“三来一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南海,显然算得上是“异类”。
“在2003年之前,一方制药都是国企的身份,当时精力和资金都在科研上,市场开拓一直是短板。”沈应来说,经营不善导致的连年亏损让企业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他清晰记得,2001年,广东省政府的风险投资公司借了3000万元给一方制药解燃眉之急,但仍是杯水车薪,为了不让企业夭折,经过深思熟虑后,里水镇总公司把一方制药的股份出售给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约定一方制药十年内不能离开里水。
魏梅说,从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时间里,一方制药开始从亏损到盈利转变的过程。而随着科达股份的加入,一方制药也开始建立起其销售体系,同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公司的销售额也从3000多万元跃升到2015年的20多亿元。
“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有点像野蛮生长,但是其实也是一个慢慢培育的过程。”魏梅说,以一方制药为例,当时中药颗粒市场基本是没有,需要培育。“中药颗粒配方在当时是属于创新,需要让医院和医生接受这样的创新,这并不容易。”魏梅说。
笔者梳理发现,在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里水镇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新材料产业、汽车及其配件制造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并没有列入当时里水重点发展的产业。
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那一年,一方制药增资扩产在和顺设立新厂,项目投资总额约2.5亿元。新厂投入使用后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规模均为同行业之首。同样在2014年11月,里水举行的八大项目推介会,有两大项目涉及生物医药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落户,里水开启了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的集聚发展。而后来事实也证明,随着一方制药和顺新厂、北沙制药、冯了性等项目的扩大和落户,里水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开始全速发力。
政企合力 冲刺两百亿“小目标”
2015年,无论对一方制药还是里水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
2015年初,国药集团通过旗下公司中国中药以112亿港元收购了一方制药和天江药业,创造了当时国内金额最大的医药并购案。
“进入到央企的发展平台后,一方制药得到的各方资源配套和支持都不一样了,由此进入快速发展的腾飞期。”魏梅说。这样的变化最大体现在销售额上,从2015年开始,一方制药的销售额开始节节攀升,至2020年,一方制药的销售额达到67亿元,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不仅是一方制药,北沙制药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也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大型医药原料GMP认证生产厂家,去年其国内工厂产值也突破20亿元。其中,黄安系列的产品销售量全球第一,其在东北厂区生产的维生素E销售也在全球排名第五。
“我们现在每天都是一个个货柜的出货,几乎没有仓储,只要生产出来就马上运往国外。”黄韵怡说。
巧合的是,里水镇政府也在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水镇首次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食品医药产业园,以一方制药等为企业龙头,引进医药、医疗器械、食品企业,建成集医药研发、器械生产、食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工业园区,并确立生物医药作为里水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也正式开启了里水生物医药产业腾飞时期。2017年,南海提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在区镇两级的加持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速。
2019年,里水镇与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是建成集中医药产、学、研及中医药健康体验、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至今已经引入了包括一方制药、冯了性中药饮片、煲葆宝药食同源汤料项目、中天药业等医药龙头项目。
与此同时,里水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度也越来越高。截至2020年,行业企业有45家,包括一方制药、北沙制药、双鹤药业、岭南中药、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中天药业、中南药化、星联中药、德芮可制药等,产值超100亿元。
“在这过程中,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链招商,另一方面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平台来让产业做大做强。”周可说,里水将通过土地载体等资源倾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链生态,内引外培,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大健康网红直播基地,计划出台“提质增效”扶持奖励政策,在人才、科技、技改、上市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提升支柱产业新动能。
在平台载体建设方面,目前中国中药(佛山)产业园项目已进驻里水,将打造集中药生产、中医药保健、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与传承于一体的百亿级中国中药健康产业集聚平台。
除了中药颗粒和饮品等传统优势项目外,目前里水也在积极拓展生物药等其他板块。周可说,比如之前里水引入的德芮可,其研发治疗抗抑郁和高血压等方面的仿制药,经过前期的培育目前已经拿到批文了,接下来如果得到市场认可的话,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周可表示,里水将着力推进生物医药行业建设,打造绿色健康小镇,推进四大健康产业园、组建广东大健康产业联盟、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领导企业以及共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行业产值达200亿元。
观察眼
培育新产业
要有强定力
2020年里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千强镇前十位。早在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授予里水“中国袜子名镇”称号。如今,这个传统专业名镇的发展成色更足,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从“袜子名镇”到“千亿大镇”,里水一路飙升至全国十强镇,一路走来,里水做对了什么?
千亿大镇,既是数字的突破,更是战略的胜利。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里水镇以“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梦里水乡”战略的定力。2011年,里水提出“梦里水乡”的建设目标,并成为几任主官坚持的长期战略。在这过程中,里水镇的领导班子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加强,以保证总体发展水准为前提,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赋予新的不同内涵,着力在生态环境、广佛同城、产业转型、民生福祉等方面梯次推进、逐步实现。
千亿大镇,既是广佛同城的生动注脚,更是坚守实业的胜利。作为广佛超级城市的前沿阵地,里水一直是宜居之地,是佛山楼市旺地。在寸土寸金的里水,现在依然有工业企业5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628家,并形成了智能家电、新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汽车及汽车配件等六大支柱产业。更难得的是,里水产业体量不小,名气很大。“有家就有里水造(智能家居)、有花就有里水苗(现代花卉园艺)、有医就有里水药(新型生物医药)”的特色品牌正在加速形成。
千亿大镇,既是老树开新花,更要“无中生有”。在传统专业镇转型过程中,里水敢于、善于无中生有,走出一条新路。过去五年,里水以“龙头企业+总部经济载体+特色园区”发展模式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以“搬大树回家”模式实现强链补链、产业集群再造,形成了新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成功引入了21个超亿元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240亿元,培育了高新企业331家、上市企业8家。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是里水“无中生有”能力的初考,这样的新故事还将继续。今年3月份,里水十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额近百亿元。其中,备受关注的隐形冠军集聚区投资额达50亿元,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两高四新”产业,力争用5年左右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高新产业聚集区。
数读
1191.1亿元
2020年,里水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35亿元,工业总产值1191.1亿元
100亿元
生物医药行业产值超100亿元,税收约8亿元,其中一方制药2020年纳税达6.77亿元。
45家
2020年里水生物医药行业企业有45家,包括大型企业:一方制药、北沙制药、双鹤药业、岭南中药、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中天药业等;中小企业:中南药化、星联中药、德芮可制药等。
200亿元
里水着力推进生物医药行业建设,打造绿色健康小镇,推进四大健康产业园,力争“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行业产值达200亿元。
对话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梅:
加快制定行业国家标准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做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目前国家出台的160多个国家标准里,有48个是一方制药牵头完成的。”作为里水乃至佛山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是行业的标杆。近日,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梅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剖析生物医药产业特别中医药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与突围。
南方日报:一方制药的发展经历了不少挫折,也做了很多的创新,这些对于产业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魏梅:一方制药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不能依靠老师傅,为了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相当,我们现在已经为200多种中药产品建立起了指纹图谱,使得中药以更便捷的形态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这个工作在中药发展史上也是首次这么大规模地去做,对整个中药产业都是一项巨大的基础性工作。此举让中药原药材质量控制方式,由老师傅的经验鉴别,转向了精密仪器的理性分析。
南方日报:中药颗粒销售额做到60亿元很不容易,接下来一方制药如何突破这个“天花板”?对行业又有怎样的启示?
魏梅:中药颗粒是一方制药的传统优势,这个肯定是会继续坚持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未来,一方制药将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多元化模式,汇聚中药大健康高端人才与项目,深度挖掘“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发展潜力。同时还将通过集中科创空间、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国际代工、互联网营销等联体协同,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效、便利的个性化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大健康创新创业孵化新高地,力争“十四五”期间产值超百亿元。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大健康,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里水镇以一方制药等为依托,投资改造旗峰工业区,打造成集中药生产、中医药保健、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与传承于一体的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
南方日报:我们留意到,生物医药的产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上下游配套并没有很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魏梅:对于中药配方颗粒来说,我们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制定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在此之前,各家企业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产,配方颗粒一直没有国家标准。从2016年开始,我们投入了上亿元资金来做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截至今年4月份,国家出台了160多个国家标准,其中有48个由一方制药牵头完成的,也是行业里面牵头最多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