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年司城不再孤独永顺基金

频道:虚拟货币 日期: 浏览:0

“传承”两个字,若潜入生活,就是文化需要代代相传的一种公民意识。这种意识由人们的生存环境繁衍、孕育而成。

尊重“传承”的老司城村

马尔克斯说过,“越文明,越孤独。”中国的文化乡村都具备这样的内在涵义。在湘西永顺县境内有一个尊重“传承”的老司城村,这里的人们尊重自己,尊重传统文化,自然地保护身边的树木、河流、房屋以及祖先相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我想,这也是土家族文化可以一直延续、灿烂绽放的重要原因。

2013年的老司城村 拍摄/凤凰慧子

老司城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东20余公里处,属于灵溪镇管辖。“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六年(1724年)永顺彭氏土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司制度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土司文化曾经带来的关于中国文化价值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它见证了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要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民族团结”的文化精神。

年轻的艺人们 摄影/杨贤清

第一次走进老司城村

在我的人生中,拥有过三次走进老司城村的历程。第一次走进老司城村是2013年7月,正是紫薇花开的盛夏,由永顺县宣传部副部长李萌引荐,永顺县非遗中心卢瑞生主任提供素材,我去采访民间文学非遗传承人向盛福老师。当时是“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热议阶段,所以见到向盛福的采访主题就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谈论老司城村与土司文化发展的结合历程。

向盛福老师为我们讲解 拍摄/凤凰慧子

2013年老司城遗址区的街面 拍摄/凤凰慧子

2013年老司城遗址的一处出土物 拍摄/凤凰慧子

之后,向盛福老师带着我寻访老司城遗址,他边走边讲解,我左手拿着录音笔、右手撑着太阳伞,后来干脆把伞放在一边,腾出右手来做记录;我们在烈日的暴晒下心怀清凉地走了一天。一位70岁的老司城村村民,还有另一位来自城市里的年轻的文化公益志愿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申遗”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永顺人民的大事;这是浩瀚而庞大的申遗工作的庆幸之一。

采访结束与民间文学非遗传承人向盛福合影(2013年)

我作为多年的文化公益志愿者,一直崇尚“文化至善,公益最美”的理念,当时曾暗暗地许下承诺:在家乡永顺县“申遗”的工作中,要尽自己的全力,向世界发出声音,向身边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宣传家乡永顺县、传播土家族文化。

9号为凤凰慧子/参加2016芒果v基金公益形象大使比赛

2013年3月,我曾经在省城长沙发起过非遗传承人访谈沙龙——《向民间艺人致敬》,在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非遗文化以一种中国乡村式的“文艺而忧伤”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文学视野。原来,在城市人的生活之外,那些会唱哭嫁歌的老人、那些会在树下绣花的阿婆、那些在村口守住永恒的铁匠、那些把木头守成生活的木匠是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炙热渴盼的不可缺失的文化梦想。

2013年凤凰慧子在主持《向民间艺人致敬》第一期

第二次走进老司城村

第二次走进老司城村是2014年7月,参加老司城村举办的“我为申遗做什么”的演讲活动。那时候,我站在老司城村的摆手堂前,似乎看见八百年之后还有一个“我”:在老司城村为远方的客人讲诉土家族文化的社会价值,唱土家歌、跳摆手舞,与村里的老人、母亲、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享受着一蔬一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乡村式幸福。

在老司城村参加“我为申遗做什么”的演讲/2014年

那么,今天我们这么多人为之努力为之付出心血的“申遗”工作亦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公益意义:土司文化得以保护,传统文化由人们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自然地传承下来,这是中国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而我们也是没有虚度年华的。

“我为申遗做什么”演讲活动的获奖者合影/2014年

这些年,我对中国村庄文化的消逝有关注,也行走过一些乡村。发现最突出的隐患就是生存结构的“孤独性”:整个村庄里生活着老人和小孩、女人和小孩,年轻人和男性几乎会消失在村庄的人群结构中。

与老司城村的女人、孩子在一起聊天/2014年

但行走老司城村的码头文化改变了我对它的感触。在老司城村的旧码头乘船过河。摆渡的船夫是一位69岁的老人,身手敏捷、笑容自然,我们不禁赞美道:您真帅!老船夫淡然一笑,不卑不亢地看着我们;船平稳地靠岸,他始终没有言语。望着他转身把船划过水面,我有些触动,“文化”是什么?文化首先是“人对自己的尊重,因为尊重,所以有文明的品位”。而我在老司城村这个如此平凡的下午,在这流淌了千年的乡村河边,从一个普通的老船夫身上,触摸到了“文化”的真实涵义。

老司城村的船夫 摄影/杨贤清

岸边,一位青年人在用“桐油”调和的物品修补木船。我走过去问他是“80后”吗?他笑着说是88年出生的,似乎看出我的惊讶,他接着解释道,“因为父亲也是船夫,一辈子都在村里的码头上接送来往客人,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又找了一个同村的女同学谈恋爱,所以不想出去打工了。没有其他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就按父亲的意愿做了船夫。”说完这段话,他又指了指不远处也在修补木船的一位50岁左右的汉子,“他就是我的父亲”。

老司城村的外来游客 摄影/杨贤清

我很欣喜!因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定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人类工程!“申遗”的确可以为我们以及后代子孙带来丰盛而天然地文化滋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富有的人文世界,从不遗忘、不再失去。

土家族人的信仰就是天地为神 摄影/杨贤清

第三次走进老司城村

第三次走进老司城村是2016年9月19日的“土家族舍巴节暨湖南世界遗产旅游精品推介活动”。接到永顺县宣传部的邀请我是忐忑不安的,在老司城申遗成功后,这是我第一次以专栏作者的身份重回家乡。“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或许,老司城村的河水会重新荡漾起时光的情绪,人们在生活面前,唯有前进才是活着的法宝。对于我,再次走进老司城村,一定是要探索出一些新的哲学意味来。

河水艳丽 摄影/杨贤清

活动的项目丰富而热烈。有庄严、肃穆的《升旗祭祖》,有土家族的打溜子表演《鸳鸯戏水》,还有展现历史场景的《土王出征》等节目。演员们驾着小船从出发地抵达目的地,成了现场观众心中永远不曾到达的风景。与山相伴、和水相约,总有人会到达人们相互约定的美好。

土家族婚俗表演 摄影/杨贤清

《土王出征》 摄影/杨贤清

活动现场的舞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乡村式舞台:利用了老司城村里最佳的码头地势,舞台后有天然的村居生活,还有一条迎来送往的村道;以及走来走去的悠然自在的民间艺人。老司城村一切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似乎都在这个码头可以体现。我曾经见过云南的“印象丽江”实景演出,地道的纳西族男女演员在海拔4千多米的雪山下倾情表演,迷醉了一拨又一拨的观众。

老司城村的天然舞台/土家族舍巴节文艺表演

我悄然走出活动现场的观众席,再一次走进老司城村。铺有历史记忆的石板路静默而富有尊严,“右街”在21世纪依然承担着交通的重要性。人来人往的人群虽然不会理解这条道路所赋予的历史价值,但是人们坐下来休息片刻亦是对过往历史最好的致敬。历史对于群众的要求只是限于他们对过往保持一种优雅的回望、对现在保有一种现实的尊敬,对未来始终保有一种美好的寄望;这也是我对文化最真挚的致敬。

右街指示牌 拍摄/凤凰慧子

“越文明,越孤独。”而老司城村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现代生机,似乎消解了不少岁月遗留下来的沧桑和落寞。我想,我们生于这个时代亦是幸运的。

贴士

老司城

的这些灵感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推荐景点:

老司城 芙蓉镇 不二门公园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凤凰慧子 更新:2016.09.22

影像仪公司

影像仪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